陳總統出訪,去程是讓百姓尋找總統的「謎航之旅」,回程過境利比亞是出百姓意料的「驚奇之旅」。利比亞是國際間「反美」的象徵國,雖然陳總統回程過境捨安克拉治、就的黎波里,有不滿美方的意味,但筆者對這種外交另類航線,有另類思考。
大家都習慣用傳統的、常態的思維模式,來慮事、行止與處世。陳總統這次出訪採取的是另類航線,若是安全、透明又無損國家利益,不是不能接受。如「順訪」利比亞,利比亞的國際形象、領導人格達費的風格與特質固然爭議不一,但利比亞石油蘊藏、石化與科技的國際地位,遠勝於巴拉圭、哥斯達黎加、多明尼加等國,大部分國人也對利比亞的文化、經貿、觀光資源等陌生,與利比亞互設代表處,建立往來管道,應不失正面意義,特別是共同開發我國迫切要的石化資源,對國家並非沒有幫助。
我國外交處境一向艱難,如果能在不觸怒如美國等友好強國下,計畫性開發非邦交國及出訪時的另類航線,只要不遮遮掩掩、故作詭異,相信國人都會樂觀其成,所以陳總統這次出訪會造成軒然大波的主因,不在過境,而是他詭異、不合國際慣例與禮儀的操作手法。
美國僅同意陳總統過境阿拉斯加,若政府在第一時間評估認為有損尊嚴,就得以外交辭令婉拒,絕對不能一方面向美國打馬虎眼,一方面找另類航線,等到另類航線確定了,再臨時通知美國不過境,這是嚴重背離元首出訪的國際慣例與禮儀。
而且突然取消過境,我國外交部不但未對美國擔任前置作業的安全、接待人員辛勞,以外交禮節表達應有的抱歉與感謝,卻指責其「未代為保密」,也是失禮的。
另外,在哥國總統就職大典上,陳總統「瞅準」美國布希總統夫人蘿拉所站位子,倏然扭身邁步,繞過多位國賓逕自貼近蘿拉,主動握手並輕拍蘿拉手背;姑不論是否合於國際禮節、舉止是否突兀,這個握手看不出對我國民生福祉與利害有何關係。
即使一般人出國洽公、旅遊,也須注意國際禮節,凡事要謀定後動,遑論元首,陳總統是須反躬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