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炒作 才能抑制房價

王興(台北市/行政人員) |2009.12.22
3445觀看次
字級

高房價非市場供需 緊縮房貸 限制非自住型買賣次數 按市價課稅 比課豪宅稅有效

房價過高居「十大民怨」之首,財政部宣布除了要加重課徵房屋稅(豪宅稅),對都會區房屋坪數超過一百坪,而且每坪價格超過一百萬元的豪宅,課徵豪宅稅,以壓低房地產價格。

而據房屋仲介業者調查,全台七大都會區最近一年房價,台北市漲百分之二十五點九居冠,台北縣百分之二十二居次。

房價飆漲,人民所得卻未增加,買不起房子人很多,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答覆立委質詢時說,超過九成民眾擔憂貧富差距擴大,比例創新高,課豪宅稅進度可能會比課奢侈稅快。

我肯定政府從保障民眾居住權益的角度,看待房地產價格,只是政府課徵的豪宅稅,不但可能比不上豪宅每月的管理費,而且屋主在買賣時,可把豪宅稅轉嫁給新屋主,對買得起上億元豪宅的階級,影響微乎其微。

其次,被課徵豪宅稅的房子,等於變相由政府認證,更鞏固稀有性與市場價值,結果豪宅稅非但無法壓抑房價,反而可能推升房價。

而市場解讀的房市利多,是拜兩岸簽署MOU及對ECFA期待之賜,但我認為,應是市場對未來資金行情的期待,反映在地產投資客身上,趁著大多頭行情拉抬房價,賺取價差,說穿了是投資客炒作,政府除了課徵豪宅稅,也不該讓少數投資客破壞行情。

如果政府繼續放任大台北都會區房價飆漲,會逼走中產階級,而都會區的繁榮,不可能只由少數頂級富豪或投資客支撐,當高房地產價格上漲,店舖租金也會上揚,讓小生意業者經營困難,提供民生必須服務的產業,恐怕會大幅衰退。

近年來快速衰退的天母地區就是例子,投資人黃國華認為,天母地區的地主都太有錢,寧可店舖空著也不願意降租金,結果商圈快速沒落,不但繁榮不再,房地產價格也因有行無市,受到嚴重衝擊。

如果說,MOU及ECFA的題材行情,就已讓房地產飆漲,簽訂後會不會漲得更凶?老百姓能從中獲利,還是得利的是少數富人與投資客?景氣數據雖因炒作屋價而變得好看,但能持續多久?

民國七十九年大台北都會區房價被財團炒翻天後,無殼蝸牛發起露宿街頭抗議,當年台灣產業界還算殷實,中產階級收入也持續成長,都已對社會造成劇烈衝擊,此次的都會區房價飆漲,如果衝破了頭卻找不到最後一隻老鼠來接手,後果令人擔憂。

我覺得,政府想要抑制房價,與其課徵豪宅稅,不如緊縮房屋貸款承作,限縮非自住型房屋買賣次數,且針對非自住型房屋買賣按市價課稅,並關切新建案的成本與銷售價格,及媒體假報導之名行建案置入性行銷之實。

惟有多管齊下,打壓房價的非理性飆升,才能真正保障大多數民眾的居住權,讓人民買得起房屋,才能讓社會安定,降低民眾對景氣與未來的不安全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