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文創志業」的名稱是來自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當時徐莉玲想辦一個教育事業,要為公司取名字,又想要夠符合教育的精神。她走到三民書局找答案,向古人借智慧。那店員就走到書架拿了一本《禮記》,她翻到《禮記》的學記篇,裡面有「學學辦」這樣一句話。第一個「學」字的發音讀「肖」,意思就是教學相長,即每個人知識的累積,學與教各占一半,我們在「教」的時候才知道「學」的困難。徐莉玲覺得這是「學學」未來教育平台的期許,「學學」名稱因而產生。
學學文創志業,「文創」當然講的就是文化創意產業,這是台灣未來經濟轉型不能逃避的課題。「志業」是希望能結合各領域的人,大家共同來打造教育平台。學學文創志業這個教育平台是大家共有的、大家一起來成就這個事情。
「學學」開始是做跨界學習,但現在也發展自己品牌、客戶,和企業的結合,及很多跨界媒合工作,同時展開藝術經紀展覽、時尚推動,品牌新創事業投資,成立小公司做文化色彩研究,開發色彩教材,將來提供學校美學的教材使用。「學學」三年來成長百分之五十,方向是對的,未來,希望能影響政府政策,做國際交流平台,做弱勢族群免費體驗教育,做跨界學習,補足學校系統無法學習的實務課程,大學不鼓勵跨系所選課,學學提供最快速、簡易、低價方法,馬上可接觸第一流實務實體,都是點點滴滴希望改變體制,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