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學大樓六樓「學學文化色彩研習室」,有一台電腦可提供參觀者親手操作不同的色彩組合搭配,可參考畫家的畫,徐莉玲表示,畫家把咖啡色配淺藍色,你回家後穿咖啡色時,就不一定要配米色,也可以搭淺藍色看看;看夕陽美,原來灰色雲、山配上橘色,竟是那麼艷麗,因此當你穿灰色時就可以試試配橘色,徐莉玲表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嘗試。
像是,當我們外出遊山玩水時,看到地上石頭、花草、樹、鳥,不管形狀、色彩,多接觸大自然是最好的靈感來源,徐麗玲認為,民眾應培養自己多參加活動,像是看展覽,觀賞表演活動,在在都是五感開發,要有勇於嘗試的精神;徐莉玲指出,「色彩」是從生活中體驗美感最直接、最重要的元素。生活中各個面向都少不了色彩:從個人穿衣打扮、居家設計、餐桌擺設,到企業品牌識別系統、產品設計、建築空間設計乃至總體都市景觀設計,世界各國都因色彩的運用與搭配而呈現截然不同的文化風貌。
創意來自於生活,很多人以為美學教育就是畫畫或美術,其實美學是從心開始。徐莉玲以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模式為例,她經常陪孩子做一些有想像力的事,她教孩子唱歌,但不讓孩子只唱她教的,她會要求他們改歌詞;孩子假裝賣冰淇淋,她假裝是客人,她會說不要買太常見的口味。除了培養孩子的想像空間,徐莉玲也教導孩子們新的思維,孩子問她:「董事長是不是很大?」她回答:「不是!董事長是最小的。」並告訴孩子:「發明家才是最大的。」
「生活色彩美學展」,在學學大樓六樓學學文化色彩研習室開展,以色彩磁鐵牆、示範展間、主動電腦色彩案例、色彩學習課程,使參觀者親手操作不同的色彩組合搭配,同時開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色彩,體驗搭配的新啟發,實踐生活美學的新思維。展期至二○一○年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