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正確 取代政治正確

潭龍(北縣新莊/商) |2006.05.11
263觀看次
字級

陳總統返台前夕,台北股市連兩天下跌、新台幣匯率大升、石油等原物料價格猛漲,加上台灣的世界競爭力評比下滑,都顯示國內外經濟情勢正處於轉折點,台灣若要再創經濟高峰,只有以經濟正確取代過去的政治正確,並將經濟問題交還市場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古典經濟學主張把問題交給「看不見的手」,然而在實際運作中,由於台灣政壇各陣營自有盤算,近年來的「政治正確取代專業」,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好的經濟離開不了高效能而廉潔的政府,但政府並沒有做好大環境,反而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其中最嚴重的是「反市場操作」。

理論上,台灣民生經濟價格是應該放開的,因為只有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才能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並使資源達成最優配置。但實際上,台灣雖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民生經濟價格放開,卻仍有一些重要的價格受到限制,這就引起資源配置失誤,譬如燃油、水、電價格受到控制,能源和大眾交通政策過時,而且保護既得利益者;此外,當全世界爭先恐後擁抱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契機時,台灣卻以冷戰思維反向推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所幸聰明的台灣企業和民眾適應力特別強,以這次陳總統出訪為例,他的專機一起飛,股匯市即大幅上漲,而他一開記者會,股市立刻藉機反手調節一百五十點,由此可以看出,台灣經濟已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民眾也了解到,即使政治正確也不能帶來經濟繁榮。

目前全球經濟的競爭,是一個產業聯盟和另一個產業聯盟的競爭,舉例來說,麥當勞、肯德基不是這兩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下面種植、屠宰、物流、裝飾、裝潢等一系列企業的競爭,也說明產業聯盟,產業鏈、產業集群競爭帶來的優勢,這也是為何現今世界成為歐、美、東亞「10+3」三大聯盟的基本格局。

台灣如要確實因應這種經濟變局,絕不是喊幾個口號、發幾個文件、開個永續發展會議就能成功,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政府職能必須從根本上轉變,只有以經濟正確取代政治正確,並將經濟問題交還市場「看不見的手」,才能脫危解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