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時代》雜誌十四日引用教育部的資料,顯示以美國學生貸款念大學,並在二○○七年度開始還債的學生,有百分之十二在三年內賴債,而就讀營利大學(for-profit school)的學生賴債比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一點二。這些資料並不包括民間學生貸款。
美國政府向來只報導有多少學生在兩年內賴帳,但新的三年賴債比率數據,更清楚地反映特定學校的學生賴債的可能性。目前所有大學生這種賴債比率為百分之六點七,營利大學學生賴債率約為百分之十一。這些學校大多是規模較小的地方學府,不是全國性的龐大連鎖系統。
目前只要學生賴債率連續三年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學校,就沒有資格參加政府的學生援助計畫,為避免校方操縱兩年的比率,二○一二年起,政府將根據開始還債三年內的賴債比率評鑑學校,賴債率制裁的門檻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營利大學協會總裁米勒說,賴債率提高反映經濟不景氣,學生賴債率也不能反映學校的水準,而且營利大學招收很多低收入學生。
近年來只有極少數學校因學生賴債率太高,失去接受聯邦援助的資格。不過,資料顯示有三百多所學校,連續三年學生賴債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是營利學校。
現在營利大學獲得的聯邦學生補助激增,反映它們招收的低收入學生所占比率提高。
但是,批評者宣稱這絕非更多學生賴債的理由,而營利大學更應確保學生不要過度借貸。
批評者也宣稱學生還債困難,另一個原因是有太多營利大學的文憑在就業市場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