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品種很多,有淺綠,有深紅;有小株,有大個,還有長在山野的野莧菜。
大部分蔬菜要快炒,才會青翠好吃,莧菜則要稍微久煮,軟軟綿綿才可口。
莧菜可炒可煮,個頭小,嫩嫩的適合炒;個頭大,比較老的適合煮。洗淨切段,鍋中熱油,下鍋拌炒,蓋鍋蓋燜一下,加鹽即可起鍋;葷食可加點蝦皮,也可放肉絲,素食可加豆腐、油豆腐。
莧菜可煮清湯,也可加蚵仔,蚵仔先沾點甘薯粉,莧菜煮熟後,蚵仔一顆一顆下鍋,滾一下即可,也可加蛤蜊,湯鮮菜甜。
莧菜因纖維較粗,勾點芡更滑溜順口,粉不要太多,否則會糾結成一團,煮麵線最對味。早期鄉下,很多老人家因牙齒不好,喜歡吃莧菜麵線,莧菜煮湯,加入麵線,撒點油蔥、胡椒粉,香噴噴;由於麵線很鹹,先洗一下再下鍋,但手腳要快,以免黏糊糊。
印象中最好吃的莧菜在安國寺。四十多年前在北投讀中學,每逢期考就在安國寺掛單準備考試,法師將自己種的小莧菜清炒,嫩嫩香香,風味獨特,至今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