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張之洞買了假古董

金萍 |2006.05.10
520觀看次
字級

「造假」古已有之,古人的造假對象大多是古玩字畫。這些「假文物」甚至讓赫赫有名的人物也受騙上當。

張之洞,清末「洋務派」的中堅人物,他曾長期擔任湖廣總督,後又任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等要職。

張之洞為官尚清廉,卻極重排場,喜享受,閑暇時愛好字畫文物收藏,遇上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擲千金也毫不心痛。
 
有一年,張之洞奉皇上之命回朝述職,住在南門附近一家豪華旅館。這一天,他帶著幾個隨從逛琉璃廠,連跑幾家古董字畫店沒有發現一件有價值的東西,他意興索然地打道回店時,一家裝潢典雅的古玩店映入眼簾。
 
這是胡同口內一間很大的古玩店。 進門後是一個大院,院正中央假山石旁擺放一口大缸。這口大缸一下子吸引住了張之洞,只見它形狀古怪、古色古香,缸體四周刻滿小蝌蚪狀的篆字,字跡模模糊糊,但仔細一看,仍能一一分辨。
 
張之洞圍著這只古缸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喜愛,簡直挪不開腳步。他試探地問了店主這口大缸的價格,店主卻高深莫測地搖了搖頭。再問,店主推托,這是某某富家的祖傳珍品,本店開張後,好說歹說才借來展示展示,並不出售。張之洞只好遺憾地嘆了口氣,回到旅館。

然而,這口古缸的影子一直在他腦中,實在難以壓抑據為己有而後快的欲望。於是,一兩天後,只好再一次帶了幕僚前去察看,軟磨硬纏要求店主賣給他。店主答應和某富家商量。結果開價至少要三千兩銀子,張之洞又與店主討價還價,最後以二千兩銀子成交。張之洞喜不自禁,如獲至寶,把它帶回武昌總督衙門,也放在督府大院的中間。他還讓工匠將古缸上的篆文拓幾百張拓片,廣送親友和部屬,以示炫耀。

一天晚上,天降大雨,早上張之洞起床習慣地來到古缸旁觀賞。卻一下子傻了眼。缸口四周的篆字已讓大雨沖得隻字不留。原來那些東西是用一種牛皮紙做的,再用蠟塗上黑面光亮如釉的顏色,然後鐫上銘文。作假者技術之高,也令人嘆為觀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