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九回裡,山東清河縣的土財惡霸西門慶,派夥計韓道國花了一萬兩銀子由杭州買了十車緞絹貨物,以便開個綢緞莊買賣營生。韓夥計在山東臨清鈔關鈉過稅,把十車緞貨運回家。
韓道國此行,帶了西門慶寫給鈔關上驗貨打稅官員錢老爹的一封關照信;西門慶是列銜金吾衛衣左所副千戶、山東清河縣等處提刑所理刑,他的關照信當然對驗關打稅的錢老爹產生了影響力,結果十車緞貨只當成茶葉香料,開了三十兩五錢的稅而已。
書上說,韓夥計到家後,西門慶問韓某他寫給錢老爹的信有沒有發生作用?
韓道國回說:「全靠這封信,十車貨,少繳了許多稅錢。小人把緞箱兩箱併一箱,三停只報了兩停,都當茶葉馬牙香。總共十大車貨,只納了三十兩五錢鈔銀子。老爹接了報單,也沒差巡攔下來查點,就把車喝過來了。」
西門慶聽了,滿心歡喜,說道:「明日少不了重重買一份禮,謝那錢老爹。」
這段記述,把當時官商勾結,特權作祟的弊端,詳實渲染了出來。
一萬兩銀子的貨物西門慶只納了三十兩五錢的稅,若按三十稅一的規定,這筆貨應繳三百三十三兩三錢的稅,西門慶卻只繳了不到十分之一的稅,買賣之間,當然大大地有利可圖了。
明朝時山東臨清鈔關在驗特權人物的貨物時,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驗一般老百姓時,卻是精明察苛、百般刁難。
明人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三十六說,江蘇長洲孝廉陸世明,赴北京省試落榜,南下歸里,經過臨清鈔關時,驗關的官吏見他行李不少,以為他是商人,要他按章繳貨物稅。陸孝廉當場吟了一首詩說:
獻策金門苦未收,
歸心日夜水東流;
扁舟載得愁千斛,
聞說君王不稅愁。
鈔關主事者這才知道弄錯了,又很佩服陸孝廉的詩才,趕緊以禮相待,還送陸某一筆錢以作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