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古今中外,「求人」都是一門學問高深的藝術,不過求與被求大抵不脫兩種形式:「求」的人自認低人一等,難免要心虛臉紅;被「求」的覺得面上有光,自然會抬頭挺胸。
奈何生而為人,立身處世,總有需要求人的時候:
才華橫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天才詩人李白,個性縱使狂傲不馴,欲進仕途也要放下身段。
出身詩詞世家,被譽為「詩聖」,詩作中充滿了悲天憫人胸懷的偉大詩人杜甫,同樣也要為生活所迫而求於人。因此,從高官權貴到市井小民,鮮有不為種種原因而求過人的。
求人固然是非我所願,但有時為了完成理想、為了生存於世、為了個人之利或大局著眼去求人,並不可恥。只是求人,要求得有理、求得心安、求得謙虛。
當然,如果須求人而又桀驁、霸道,缺乏自知之明的話,可就要吃足苦頭了。畢竟「我求人六月雪」,成與不成,都得看人臉色啊!除非記取教訓努力奮發,有朝一日換人求我時,才能一嘗如在三月春的美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