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令禁止體罰,但仍不斷有老師體罰學生的報導,除了造成學生身體有形的傷害,心靈也蒙上陰影。
現在的孩子不好教,許多學生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打不得也罵不得,但老師卻體罰,家長難以忍受,有些會到學校興師問罪,老師和家長的爭執和對罵,家長甚至追打老師;有人則訴諸傳媒,卻因誇大的渲染,反而誤導了事情真相。這些負面的教材,對於學生會產生不良影響。
老師體罰學生不外求好心切,及「恨鐵不成鋼」,出發點是良善的,唯作法太過躁進,適得其反;新世紀要有新作法,不能以舊思維來管教,再用「不打不成器」方式,可能會得到反效果,若一味採用軍事管理方式,學生也口服心不服,尤其手機盛行,隨時可攝錄,老師的一舉一動要謹慎。
佛家認為「一念瞋心起,盡毀功德林」,盛怒下的行為足以讓教學成就毀於一旦,形諸於外的表現,顯示老師欠缺理智,老師是許多學生的榜樣,願師者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也要多下點工夫學習情緒管理。
妙雲(嘉縣大林/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