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話佛緣--與佛相近宗月大師

老舍 |2006.05.09
524觀看次
字級

在我小的時候,因家貧體弱,母親有時候想叫我去上學,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學費,所以一直到九歲我還不識一個字。
 
有一天劉大叔偶然的來了。我說「偶然的」,因為他不常來看我們。他是個極富的人,儘管他心中並無貧富之別,可是他的財富使他終日不得閒,幾乎沒有工夫來看窮朋友。
 
一進門,他看見了我。「孩子幾歲了?上學沒有?」他問我的母親。他的聲音是那麼洪亮,我們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幾乎禁不住他的聲音的震動。
 
等我母親回答完,劉大叔馬上決定:「明天早上我來,帶他上學,學費、書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得頂高,誰知道上學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隨著這位闊人去入學。
 
學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離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廟裡。廟不甚大,而充滿了各種氣味。大殿裡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黃布擋著,供桌上擺著孔聖人的牌位。學生共有三十來人,老師姓李,一位極死板而極有愛心的中年人。劉大叔和李老師「嚷」了一頓,而後教我拜聖人及老師。老師給了我一本《地球韻言》和一本《三字經》,我於是,就變成了學生。
 
自從當了學生後,我時常到劉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兩個大院子,院後,還有一座相當大的花園。宅子的左右前後全是他的房屋。此外,他還有幾處鋪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飯、吃點心。他絕不以我是一個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闊大爺,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轉入公立學校去的時候,劉大叔又來幫忙。這時候,他的財產已大半出了手。他只懂得花錢,而不知道計算。人們吃他,他甘心教他們吃;人們騙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財產有一部分是賣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騙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聲照舊是洪亮的。

到我中學畢業時,他只剩了那個後花園了。不過,假若他肯去請律師,他還能有辦法讓家人豐衣足食,因為他的好多財產是被人家騙去的。可是,他不。貧與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樣的。他好善。儘管他自己的兒女受著飢寒、儘管自己受盡折磨,他還是去辦貧兒學校、粥廠等等慈善事業。他忘了自己。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和他過往得最密。他辦貧兒學校,我去作義務教師;他施捨糧米,我去幫忙調查及散放。在我的心裡,我很明白:放糧、施錢不過只是延長貧民受苦難的日子,不足以阻攔住死亡。但是,看劉大叔那麼熱心,那麼真誠,我就顧不得和他辯論,只好也出點力了。

在我出國以前,劉大叔的兒子死了。而後,他的花園也出手賣掉了。他入廟為僧,夫人與小姐入庵為尼。
 
依他的性格來說,他似乎勢必走入學禪一途,但是由他的生活習慣上來說,大家總以為他不過能念念經,布施僧道而已,絕對不會受戒出家,但是,他居然出了家。對佛學,他有多麼深的認識,我不敢說。我卻真知道他是個好和尚,他能做一點便做一點。他的學問也許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見諸實行。

他出家不久就做了一間大寺的方丈,可是也沒有多久就被驅除出來,因為他變賣了廟產去救濟苦人。離開大寺,他到一座沒有任何產業的廟裡做方丈。他自己既沒有錢,還天天為僧眾們找齋飯吃;同時,他還舉辦粥廠等等慈善事業。
 
他窮、他忙,他每日只進一頓簡單的素餐,可是他的笑聲還是那麼洪亮。他持戒愈來愈嚴,對經義也深有所得。他白天在各處籌錢辦事,晚間則在小寺裡作工夫。誰見到了這位破和尚,也不會想到他曾是個在金子裡長起來的闊大爺。

一天,他正給一位圓寂了的和尚誦經,他忽然自己閉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後,人們在他的身上發現許多舍利。沒有他,我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入學讀書;沒有他,我也許永遠想不出幫助別人有什麼樂趣與意義。
 
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確相信他的言行是與佛相近似的。我的確願意他真的成了佛,並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領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著我去入私塾那樣!
 
他是宗月大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