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合成畫面 也必須正確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 |2009.12.02
463觀看次
字級

某報報導,馬總統上周末以國民黨魁身分輔選,車隊在國道狂飆,開道警車以廣播「驅趕」前方車輛,並質疑車隊在塞車路段不走路肩「霸道濫權」。

但國道公路警察局長陳子敬在立法院澄清指出,當時因沒有路肩,為了維安考量,只好超車走內側車道,他並強調,「媒體的畫面是模擬的,不是真正的畫面,44K的地方沒有路肩」。

經電子媒體現場拍攝,那段高速公路的確沒有路肩,某報的合成照片,就不符事實了。

總統車隊為趕輔選(另有報導說總統當時不在車上)在高速公路狂飆而惹民怨,站在媒體立場,當然要批判。

可是在刊出前,必須審視新聞正確性,與新聞照片是否為現場,這就是新聞專業;這家報紙的綜合報導是由五名記者署名,但沒有現場照片,配合照片雖註明是「圖為模擬畫面,美編組合成」,可是依新聞專業必須符合現場實況。

「動新聞」引發社會爭議,是因內容太過腥羶色,很可能會誤導青少年,讓孩子心靈受到「汙染」與不良示範,兒少聯盟、台北市政府等紛紛抗議與介入,閱聽大眾當然有權向「問題媒體」說「不」,那麼對新聞或照片不事實的媒體呢?

新聞講究的就是正確與客觀,不符事實就是對媒體公信與信譽最大的傷害,媒體追求新聞自由是天職,可是新聞自由的前提是新聞倫理,與媒體工作者的良知,「動新聞」與不符事實的「模疑畫面」陸續出現,意味著媒體與工作者有人假新聞自由之名,行「濫權」之實,只講賣點,不顧責任,若媒體再不自清,當心社會大眾會對你們「反撲」。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