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阿凡/化身》(Avatar,圖/取自網路)下月十八日上映,這部影片講述發生在外星球潘多拉(Pandora)上的一個美麗悲壯的「風中奇緣」的故事。
為了使影片接近完美,卡梅隆精心琢磨每一個細節,甚至還找來語言學家為片中的「納美人」(Na'vi)創造了一套完整的語言體系。
負責創造「納美人」語言的是南加州大學教授保羅‧R‧弗洛莫(Paul R. Frommer),是一名語言學家。四年前他接到一封電子郵件,郵件說他們正在幫卡梅隆的新電影找一名能夠創造外星語言的人,不過那時電影還沒有名字,僅用代號「Project 880」。弗洛莫獲知消息後,立刻回覆,很快得到這個任務。
弗洛莫並非憑空創造,卡梅隆給他一個劇本雛形,裡面包含了三十多個「納美語」辭匯,雖然大部分都是角色名字,但這讓弗洛莫明白卡梅隆想要一種什麼樣的語言(有韻律感、流暢富感染力)。
靠這一點線索,弗洛莫花四年逐漸摸索創造出一套有語法規則和語言結構、可使用的語言體系。
成型的「納美語」吸取了印第安人、非洲、中亞、高加索的語言特點,聽起來像波利尼西亞語,有人覺得像非洲的某種語言,還有的人覺得像德語或日語。
「納美語」不僅將出現在《阿凡達》電影裡,還會出現在法國遊戲公司為該片製作的同名遊戲中。弗洛莫希望《阿凡達》可拍前傳和續集,這樣他發明的語言就可得到更多展示和使用。另外他也希望將來能有人做一個「潘多拉百科」(Pandora-pedia)詳細介紹這種語言,讓別人也來學說這種語言,這樣他就可以和別人用「納美語」交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