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周一無肉日」已於九月正式開跑,今天(二十三日)下午十二點半到四點,有一場化妝遊行,以「奇裝異服」的創意裝扮提醒國人進一步響應;從台北歷史博物館遊行到國家圖書館後,將由「梅門功藝坊」在廣場展演「梅門小俠功夫魔術秀」。
「周一無肉日」由英國前披頭四樂團知名歌手保羅.麥卡尼帶頭推廣,比利時根特市首創「周四無肉日」,台灣的發起人則是素食作家蘇小歡。
此活動南北呼應,雲林縣政府將沿途送水果給路人和店家,宣導蔬果飲食的好處;台中市政府則發放養生素食食譜,呼籲大家改變飲食習慣。
參與遊行活動的高洋認為,多攝取低鹽、低糖、低脂肪、低蛋白質和高纖維「四低一高食物」是趨勢,他也多半都選擇新鮮素食,而不是加工品。
遊行告一段落後,下午四時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論壇。營養學教授謝寶東說,現代人餐桌上的菜色,可能關乎世界和平;糧食危機早在去年九月就已露端倪,小麥、玉米、稻米等糧價,在短短數月間暴漲數倍,導致十七個國家發生動亂,幸遇金融海嘯爆發,糧價與油價下降,才及時終止動亂。
「地球暖化的問題迫在眉睫,每個人都可以扮演拯救地球的小超人,只要在餐桌上就能實現夢想;如果全世界都能響應一周一天不吃肉,至少可為世界換來十幾年的和平。」謝寶東說。
「周一無肉日」聯絡平台表示,未來,餐廳只要每周一願意提供三分之一以上的「無肉菜單」供消費者選擇,他們將公布友善環境的餐廳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