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知性遊 開會尋驚奇

李祖翔 |2009.11.21
1356觀看次
字級

新加坡一向是國人首次出國旅遊的主要選擇之一,原因是當地住宿品質規格高、華語交流方便、美食及文化主題多元豐富、航班多航程短、氣候良好,加上最該國近年不斷打造「會議城市」的形象,使前往當地旅遊、開會的國際人士,更增幾分知性收穫。

這幾年,旅遊業興起一股「會議旅遊熱」,各國積極提供空間,爭取全球企業商號等團體前往開會,帶動觀光經濟。

新而潔淨小而多元

上個月,我也趕上這個熱潮,銜命前往新加坡出差,採訪在新達城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國際佛光會議。開會前,好友帶我們一行人,參訪新加坡各地景點,短短半天行程,收穫匪淺。低廉的旅遊價格,處處皆可發現生活中的驚奇,在心靈洗滌上,也達到相當程度的作用,值得與大家分享。

進入無紛爭的國度

首先讓人眼睛一亮的,是新加坡的文化。新加坡一地,可說是唯一同時兼具「小」、「多元」、「新」、「乾淨」、「世外桃源」等多項特質的城市。

新加坡是多元宗教、種族並存的國家,類似台灣,卻又有些不同。在新加坡四百八十四萬的人口中,有一百萬是講閩南話的福建人,也有七成是華人;一成四是信奉回教的馬來人;百分之九則為印度人;他們參與彼此的活動,一點兒也不感到奇怪。

法律至上男女有別

朋友說,馬來人是新加坡的原住民,不過新加坡的人口卻以華人佔大宗,政府為了保存在地文化,特別將馬來語定為「國語」之一。

其中有個令人不解的「小神秘」是

:雖然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但是女生只要懂得用馬來語唱國歌即可,男生則還要會用馬來語從一念到十,以備當兵時使用。除此之外,新加坡主要的語言,仍是英文、中文和閩南話為主。

有條不紊市容清新

新加坡的法律嚴明,相較台灣講求情、理、法兼顧,法律之上還有道理與人情,台灣人味十足,新加坡卻法律至上!

「法律說是對的,沒有人可以辯駁;錯的,絕對開罰。」隨地丟根菸頭,最高可罰新台幣兩萬三千元,累犯加倍四萬六,外加罰掃公共場域,所以新加坡看不到一紙一屑垃圾,市容乾淨、空氣清新,也沒有人任意帶寵物出門。

飲食用水也靠進口

新加坡是著名的「進口城市」,所有生活用品都由外地進口,除了煉油世界聞名而發展出販售藥油如金獅子油、白樹油、海底鐵樹油等治療筋骨酸痛的批發中心外,觸目所見包括礦泉水、汽車都是進口貨。

更令人驚奇的一點是,新加坡的礦泉水來自鄰國馬來西亞,不過住家和旅館的生水,全部都能通過世界衛生標準,所以能夠生飲;計程車也很特別,琳瑯滿目的「外衣」,十分藝術卻沒有廣告氣息,而且這裡看不到「陳舊」的屋牆與車輛。

汽車經濟生財有道

朋友告訴我們,新加坡不生產汽車,卻能從汽車上增加收入,他們高明的經濟手法,來自「管制汽車數量」,也就是車輛使用超過十年,必須重新競標一次「擁車證」,所以新加坡的用車看起來都很新,計程車不論公、民營,都以五年為最長壽命。

另外,當地的都市規畫也與台灣大相逕庭,新加坡鄰近「魚尾獅公園」,有處銀行林立的區域,政府在做規畫時,將產業、特性區分得很仔細,建築外貌也是如此,棟棟長得一模一樣。

寧靜之島處處驚奇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公園,以及意為和平、寧靜之島的聖淘沙園區,是當地的旅遊勝地。其中魚尾獅公園,擁有新加坡的招牌景觀:魚尾獅。

而像鐮刀的路燈、噴水造景和八公尺高會噴水的魚尾獅雕像,在晴朗、曬人卻不容易流汗的天氣裡,在屋頂像兩顆榴槤的藝文中心、港口、印度吹蛇人襯托下,別有一番趣味,遊客還喜歡在落水處,裝成接水的模樣自娛娛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