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災童心靈》學者:重視部落的家 周美青:勇敢追夢想

李祖翔 |2009.11.20
770觀看次
字級







周美青與受災兒代表合影,她為原住民孩子的樂觀,表示既感動又擔心,希望他們珍惜上天給的處遇,勇敢追逐夢想。記者李祖翔攝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今天是世界兒童人權日,台灣世界展望會昨邀受災兒童在藝術治療繪畫義賣座談會上,分享災後餘悸,總統夫人周美青在會上說:「上天知道你們能走得出傷痛,所以給更多考驗,希望你們能珍惜,並勇敢追求夢想。」

世展會讓災區孩子在「聽見來自災區兒童的聲音」座談會上談述心情,來自屏東的小麗,父親在水災後面臨截肢,母親打零工維生;小麗記得水淹上來那天,正準備帶著縣政府送的電腦逃生,卻瞥見讀幼稚園的妹妹被水淹沒,毅然把手上的電腦換成妹妹,為了分擔家計,她也決定放棄籃球夢。

除了心情分享,世展會也用藝術治療的方式分析受災兒的繪畫作品,畫作多半有個堅固的家、家與大自然結合、不希望親人和朋友分離。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武自珍說:「受災兒被迫煩惱家人健康、住宿、同儕,及經濟問題,對生活很憂心。」

周美青說:「因為到過災區,所以至今遇到大雨,我也會開始害怕,不知孩子怎樣了?」她說,希望透過大人協助,讓孩子勇於追夢。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教授童春發說,部落需要的是「家」,重建應重視部落文化,但須以孩子為中心考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