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如國中保齡球隊受限場地,在校練習時用水桶裝水練習臂力,加強基本功。劉星君攝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九如國中保齡球隊經費拮据,加上屏縣沒有保齡球館,每周由教練林淑君開車載學生到高縣球館練習,平日在校只好將寶特瓶裝水當球瓶,用壘球當保齡球練習擲準,本月參加全國青少年協會盃,拿下國女組團體第三名,學生欣喜地說:「辛苦練習有回報了!」
每天清晨七時至八時,保齡球隊員提著水桶,桶內裝滿十幾瓶寶特水瓶,練習鐘擺出手動作,也加強臂力,即使練到手痠,他們仍向教練說:「今天我還要多加幾瓶寶特水瓶。」
「教練用水桶裝水可以練習嗎?」學生好奇地問。林淑君說,她以前也是這樣練習,廢物利用加上球隊經費有限,她決定將自己的方法教給學生。
「重視基本功」林淑君說,學生將寶特瓶一一排好當保齡球瓶,手拿壘球「擲準」要練習準度、修正出手姿勢。
學生說:「最期待每周五下午。」林淑君每周自費開車載學生到高縣球館練習。學生黃玠綾說:「雖然只有三小時,每次都很珍惜到球館的機會。」老師一次只能載十人,去球館都要輪流,兩周才能輪一次。
「比賽失常時,學生邊打邊哭。」林淑君說,她告訴學生「放輕鬆打,就像平常練習」,學生擦乾眼淚再出發,往往打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