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從夢裡回來,耳邊響起聲聲鳥語。昨夜一場罕見的冰雹雨後,日色依舊朗朗,暖陽鋪灑的春天,只想慵懶。

披衣走進庭院,甘願讓小草沾濕鞋襪。採摘新鮮的萊姆榨汁,是來到雪梨後養成的早課。
一顆顆隱身在綠色葉脈後面的嫩黃,與台灣的青綠玩變臉遊戲,更添加幾分國色天香。
手指上因氣候乾燥而裂開的傷口,在壓榨的過程中,沾到汁液,剎那間痛到眉心;但基於「天然」、「有機」的健康理念,再痛也要喝一杯自己DIY的楓糖萊姆汁。
與酪梨不期而遇的那個晚上,盡量壓低聲量,發出小小的驚呼,往後的三個星期,早餐要是少了她,美味頓失。
台灣的酪梨上尖下圓個頭大,來到雪梨,偷偷喬裝變身為比鵝蛋稍大的橢圓形,口感也更滑潤;因為富含維他命E,油脂較多,此地人大多用來塗抹麵包,被喻為「植物性牛油」,是養顏美容聖品,和台灣用來與牛奶打成汁的食用方式,大異其趣。
坐在餐桌旁,萊姆清香,酪梨濃郁,熟悉的水果在異地換個面貌驚喜重逢,生活有滋有味。
想起那天在CITY,連續撞到路人甲、路人乙之後,才啞然自己淪陷在「左派分子」的氛圍中。走路靠左、開車靠左、聽說左撇子也多;這個城市在凡事向「左」中找到秩序。
春花開在九月;聖誕節見不到皚皚白雪,熱到只想潛在水裡。顛覆刻板的季節印象,世界好可愛。
小鳥在天空盤旋成一圈圈夢的漩渦,然後當著你的面,理直氣壯地俯衝到花園啄食,牠的世界沒有「鳥仔巴」,不知道某些人類是天敵。
住宅區的小路清靜無人,到了路口,司機仍然停看聽,行人安全,在這個國家被高度尊重。
郵局賣巧克力、文具,和台灣的賣蜂蜜、面膜一樣便民,算是扳回一城。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不是官腔或理論,而是應該落實的生活教育。推開一扇門之後,開啟新視野,提升能見度,學會多元而輻射狀的思考,突破以往的價值觀,創造不一樣的人生,生命因而豐富美麗。
一直以來,我思索著自己人生的定義,雪梨的天空讓我找到了答案。
那個清晨,一個人坐在顛倒的季節裡,與不同時空的景物遇合,在異鄉體會著奇妙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