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馬修學的是新聞,畢業之後很自然地做了政治線記者,也因為工作的關係,研究所讀的就是政治。「其實我原本沒有甚麼對於未來的計畫,大學畢業以後,就是學以致用,只是到後來,一方面感受到自己對於新聞沒有很充足的熱情,加上正好有人希望跟我合作辦數位時尚雜誌,就這樣進入了雜誌的世界。」
談起做雜誌,馬修神采奕奕,他認為這是在做一件作品!「當然雜誌其實很細,甚至有些人會說這根本是手工業,因為這不是一篇稿子回來,在幾乎固定的格式中就可以被大眾接受的,我們必須要去定位自己的風格,然後每一期的主題,小細節當然還包括校對、排版、封面要用哪張……有很多繁複的手續,有時候也覺得很煩躁,但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作品,我就發現自己真的是喜歡做雜誌。」
五、六年前剛進入雜誌出版的時候,老闆問他覺得要怎麼樣才能做一本賺錢的電腦雜誌?馬修覺得自己也剛踏入這個業界,本身可以說就是一名消費者,而當時電腦雜誌其實是一片「資訊人為大」的市場。馬修從電視廣告注意到,當時開始有電子產品業者請知名人士、藝人、名模做代言,產品也賣得很好,他便提出「電腦雜誌又有何不可呢?」就這樣,一本結合時尚又生活化的電腦雜誌「@live數位時尚月刊」於焉問市,並且成功帶動資訊雜誌以消費者為依歸的新導向。
「離開數位時尚之後,就有一家電腦公司找我做行銷,自己當然還是喜歡做雜誌,而且賣場也需要自己的情報誌,打算仍然要以雜誌做一個宣傳點,就想到要來跟設計結合!」馬修說,所以原本DFUN的D是Digital,是以電子產品為主軸,結合設計的情報誌。「但後來跟設計圈愈來愈熟,原本主要是工業設計這部分,漸漸地平面、視覺、服裝……於是這一兩年來,DFUN的D就化身為Design,DFUN也正式以『設計風尚誌』的新面貌,做為專業雜誌呈現給消費者。」
馬修表示,至於以精品、家具做為內容,主要過去有與時尚、娛樂圈接觸的背景,「畢竟是比較熟悉的領域,這樣能做得更好!希望讓消費者了解設計、使用設計,不再讓原本為生活美學而存在的設計品,成為百見難得一用的擺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