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外資不能炒匯了。在中央銀行強烈建議下,金管會昨天宣布,即日起,修改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今天起,外資匯入的資金不能再放在定期存款中,只能放活存。
金管會官員說,外資資金進來「要嘛就投資,要嘛就不要進來。」
根據現行規定,外資資金進來,可投資在「公債、定期存款、股票、基金」等相關投資工具,若外資匯入資金選擇放在定存,最多可放三個月,還可再展延一次,因此最多可以放半年;但放在定存的資金,不能超過其匯入資金的百分之三十。
金管會表示,央行發現,有一些外資資金進來後,放在「定存帳戶」中長期不動。由於台灣銀行業定存利率已經超低,央行認為,這些資金放在定存中沒道理,因為根本賺不了「利差」。
央行認為,長期放在定存中擺明就是想炒匯,賺「匯差」,因此強烈建議金管會改規定,不准外資再放定存。若只准放活存,「資金在兩周內就要出去」。
根據金管會統計,到今年九月底,外資匯入資金達新台幣四兆六千三百十四億元,其中約有百分之零點二一、即九十七億多元是放在台幣存款帳戶中。
在央行強烈建議下,金管會主祕盧廷劼說,金管會已發布相關函令,從今天起,外資匯入資金「不得存放在定期存款」,只能放在活存,若已存放的定期存款得持有至到期日止,但期滿不得續存。盧廷劼說,此舉的用意,就是要外資,要就直接投資,不然就不要進來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