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堅決反對舉辦國小學測

 |2006.05.04
458觀看次
字級

國立台南大學和民間業者計畫於今年度舉辦「國小學測」,事情經立委曝光後,教育部嚴正宣示各級政府、學校行政資源都不得參與或涉入國小基本學力測驗,或其它性質相近的各種考試。但民間廠商卻執意要辦到底,且要控告教育部及立委。

當初立委反對此事的主要理由是,該學測的收費高達八百元以上,對家長是一大負擔,且費用之高有斂財之嫌。事實上,反對舉辦「國小學測」的理由,不單只是學測的費用過高,而是深怕「國小學測」所帶來的考試後遺症,會讓我們的學童提早進入考試夢魘。

在教育部推動幾次教改下,現在的國小教師、家長及學童,都已陷入窮於應付、茫然不知、毫無頭緒的教改窘境中。每一個無不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支應教改政策。教師們忙於修改及準備新的教材、家長們也開始擔心這些變革會讓自己的小孩跟不上,學童們則是像個實驗老鼠任這些大人們擺布。

在教改十年後,若要問我們的學童是否變得快樂些?從幾次對學童的民調中可顯示出,我們的學童比以前還不快樂。如果再去問這些教師和家長們,教改後的壓力是否增加?他們大概也會異口同聲的表示,壓力是愈來愈重。所以,如果再讓國小舉辦學測,其壓力之大恐怕會讓國小教師、家長及學童一起崩潰。

目前,支持舉辦「國小學測」的理由,主要在於希望透過「國小學測」來了解學童的能力與程度以補其不足。針對此一理由,我們要問的是,目前國小的期中、期末考就檢測不出來學童的能力嗎?而且「國小學測」是在五、六年級時才來舉辦,事後又有何時間來補救學童的不足之處呢?

學能考試絕非是檢定學生程度的唯一方式,相對地,學生的程度也非由考試的方式才能顯現。我們必須要突破考試成績等同學生能力的迷思,不能夠只以考試做為判斷學生能力與好、壞的唯一依據。

小學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能力、品德與興趣,並且是要他們能夠擁有一個健全的身心去學習,讓他們有一個快樂與喜樂的心情繼續求學。考試只是評斷學生程度一個逼不得已的方式,如果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評斷學生的程度並藉此改善,則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考試的方式。

目前廠商以非常強硬的姿態表示,將要繼續推動「國小學測」,教育部也提出嚴重的聲明,要求各縣市不要參與。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必然會有盡各種方法在民間補教業去推廣「國小學測」。

為了避免此一考試領導教學的夢魘在小學出現,唯一的方式,必須讓學生家長了解此一事件的嚴重性,只要家長不支持並表示強烈的反對立場,「國小學測」就會無疾而終,我們的學童也可以安心學習,同時家長和教師們也不會因「國小學測」再增加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