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率領媒體高層訪問團赴北京,出發前夕,陸委會主動釋出善意,放寬大陸媒體在台採訪規定,除了放寬大陸媒體在台駐點人數及家數限制,大陸駐台記者到外縣市採訪也無須事先報備,可以到各地自由採訪。兩岸新聞交流多年,這次總算有了較大的突破。
自開放探親以來,二十年間兩岸的新聞交流始終無法自由採訪,限制頗多。初期台灣記者可以赴大陸採訪,但不能設點,必須先提出申請,且記者到大陸採訪一次只能為單一採訪目標,不能久留,所以記者只能暫宿旅館,每次都要提出申請。媒體數度反應希望能夠開放駐點,近幾年逐步獲得回應,台灣媒體赴大陸採訪是開放了。
而這種交流是單向的,台灣媒體可以赴大陸採訪,大陸媒體來台限制甚多,也是到近年才逐漸開放。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就數次表達兩岸媒體交流不平衡,大陸對台灣只要是正規媒體都開放,而台灣只開放少數幾家,新華社曾經被中斷三年,去年九月才恢復,中央電視台也被停過,到現在還沒恢復。
直到現在兩岸間的採訪環境仍不自由,大陸允許台灣媒體到各處採訪,但新疆、西藏等地區,除非官方帶領,否則很難隻身進入作深入報導。大陸方面在政治上還是有些禁忌,媒體採訪政治新聞和政治人物不像台灣這麼自由,稍有踰越尺度,很可能被拒絕採訪,像《蘋果日報》一直是大陸的「拒絕往來戶」。
台灣的政治民主和新聞自由程度超過大陸許多,照理說大陸媒體來台採訪應該比台灣媒體赴大陸採訪更開放才是,但陸委會和海基會卻做了許多自我設限,陸委會總是擔心媒體「報憂不報喜」,會讓大陸民眾對台灣產生負面印象。
這次陸委會宣布放寬對大陸媒體來台採訪限制的四項措施,除了同意大陸記者在台灣地區自由採訪之外,大陸來台記者可以租屋居住,原本每家單次兩人來台駐點人數放寬到五人。雖然較前開放,但限制仍多,如地方媒體目前只開放五家,大陸地方這麼大,在比例上仍嫌過少。
「春江水暖鴨先知」,媒體是所有政治、經濟發展的尖兵和先探,兩岸媒體交流有益兩岸的正常發展,對台灣,媒體的雙向開放互動,可以向對岸散播台灣民主現況及經濟發展經驗,以增進了解,建立友誼,進一步縮小差距、化解危機。對大陸,台灣的媒體自由,報導較無禁忌,可以探知大陸當前的現狀。如果能深入新疆、西藏等地區採訪,甚至對於外界無法探知的中南海決策模式做進一步的認識,對大陸的民主開放都會起正面的作用。
這次海基會率台灣媒體高層人員赴大陸,陸委會也同時宣布四項放寬對大陸媒體採訪措施,在兩岸新聞交流是一個新的里程。
但是兩岸的媒體開放仍嫌不夠,速度也太慢,如果能夠放快、放寬新聞交流的腳步,對兩岸的互動必有正面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