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文化與藝術──皇家用器

文‧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2009.10.27
1066觀看次
字級

根據清宮內務府《活計清檔》的記載,造辦處在康熙朝成立,至雍正時期運作機制逐漸步上軌道。造辦處承做的皇家用器,每一件文物的產造,皆需經過「呈核再做」的程序,即使如此,當裝飾紋樣或器形不符合皇帝期待時,整件文物必須重新進行修改、調整與再製。因此經由造辦處承造的皇家用器,充分地反映出皇帝的藝術品味。

在雍正皇帝的眼中,造辦處的造作應該具有「內廷恭造式樣」,應該和一般民間文物有所區隔。兩岸故宮典藏雍正年款的文物甚豐,此次展覽挑選其中精品,包含瓷器、琺瑯、瑪瑙、漆器、玻璃器與松花石硯等,從皇權象徵、吉祥寓意、文人雅趣、仿古創新和東西洋異趣等五個面向切入,歸納雍正時期皇家用器的特色。

皇權象徵

自古以來,皇家用器即具有承襲正統與展現王治的象徵。對於繼位存在合法性爭議的雍正皇帝而言,產造象徵皇權的文物,更成為宮廷造作的重要目標,其中以龍紋最具有代表性(如圖{1})。

仿古創新

雍正時期的皇家用器,無論模仿自古代文物的器形,或在釉彩和紋樣上融合新與舊的元素,或利用新質材和新技法重新詮釋舊意象,都直接反映出從傳統中創新的風格。(如圖{2}、{3}、{4})


展期:即日起至明年1月10日
展地:國立故宮博物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