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淑妙台北報導】板橋市西門街的接雲寺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是板橋市四大古廟之首,其閩式建築舉世罕見,殿內有像蜘蛛結網般的「藻井」。更特別的是,它是佛寺,但道教的神明也住其中,還有帶著翅膀的飛天仙人,乍看之下,好似天使伴神陪如來!

總幹事曾錦發說,三川殿中之藻井俗稱「蜘蛛結網」,由漳派名師陳應彬所造,它如枝枒交錯,運用大量「螭虎栱」收縮而成,加上位置不高,很容易清楚看到匠師的巧心。至於殿內棟架上共有十四個飛天仙人木雕,最大特色是背後均刻有鳥翅膀,這在中國古代壁畫或雕刻中極少出現過。(記者林淑妙攝)
曾錦發形容飛天仙人「好像天使般連繫天上與人間」,據文史工作者猜測,造型應受西方宗教藝術影響。
接雲寺主祀的觀音菩薩,原是中和慈雲巖所供奉,過去因漳、泉械鬥,慈雲巖被祝融摧毀,故由林國芳提倡建廟供奉,名曰接雲寺,旨在接慈雲巖香火,庇佑眾生。日據時代,日人僅允許佛寺存在,接雲寺為避免道教文化風俗被毀,把各地神祇迎來供奉,形成佛道一家的景象,也首創佛寺在重大慶典舉辦野台戲的特殊景觀。
如今接雲寺每天人潮絡繹不絕,寺裡雖奉道教神明,但仍遵循佛教出食的儀軌;在大殿旁有石頭雕刻而成的出食台,提供信眾上香,每天早、午會有法師固定出食,晚上則以奉茶代替。
而三川殿中不起眼角落有個「藥師籤」,早期醫學落後,因此民眾生病就會來此求神問卜。現在醫學昌明,藥師籤移到旁邊後,仍保留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