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吉隆坡報導】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議二十日舉行「議案討論」議程,大眾決議通過重視山林環保、建立檀講師制度、發揚佛陀紀念館、培訓佛光青年、推廣公益基金,及成立更專業的急難小組等,作為佛光人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議案討論由世界總會總會長星雲大師、世界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佛光青年團總團部執行長慧傳法師、財務長關保衛主持,千人討論二十一個提案,針對「加強環保造林,守護地球行動案」,大師表示:「這是二十一世紀普世問題,但佛光山早已注意,如台灣彰化福山寺二十年來,就是在信徒從事資源回收的淨財中,慢慢蓋出來的;佛光山不收門票,將遊客丟棄的垃圾做資源回收,創造淨財收入;地球是大家共有的財富,一定要愛惜。」力主議案應該通過。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攝)
佛陀紀念館明年第一期工程將竣工,大師指出,佛陀紀念館外有七公頃的木屋供大眾度假修行,自在寮和養老院可以作為佛教奉獻的信徒修行之所。紀念館除了供奉一千多年的佛牙舍利和給人修行,還要收藏佛陀寶物、信徒文物等,廣場上設有八個寶塔,象徵八正道。大師說,紀念館建造的目的,是再現佛陀說法的景象給世人了解,屆時天女會散花,空氣充滿檀香,梵唄聲音也會響起,造福更多人。

二十一項提案中,有三項與建立檀講師培訓人才、鼓勵舉辦世界佛光檀講師研討會相關,大師表示:「檀講師是這時代重要而偉大的人,是佛教界的創舉,亦是佛教的里程碑,在世界各地的弘法也都建立了口碑。過去的在家居士都是弟子,佛光會讓他們當老師,這個制度可以預見佛教未來的希望。」大師告誡眾人:「從檀講師的培訓中也可以明白,不管在哪裡、做什麼,要記住佛光山改革佛教,奉獻佛教的心。」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攝)
在佛教青年成長提案中,大師表示:「青年對佛教發展有很大影響,大家除了要保持年輕的心,還要支持他們。」另外,指出除推廣「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在災害應對問題上,應成立急難小組,讓海外善款不再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