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翻跟斗加上熱舞,隨著音樂節奏擺動,這些動作都可在跳繩進行中做出來,默契、節奏感、體力缺一不可,讓人驚嘆「原來跳繩那麼多花招呀!」
「花式跳繩ㄟ!超酷的,跳完舞又跳繩,再跳舞再跳繩,這樣一直重複,超佩服他們的體力啦!」阿ming說,她原本不知道花式跳繩,看過迪士尼頻道製作的,以跳繩運動為主題的影集《跳耀青春》《Jump In!》,讓她大開眼界。
將舞蹈融入跳繩,在日本行之有年且大受歡迎。上過不少綜藝節目表演花式跳繩、拿過全國總統盃跳繩冠軍,也拿過世界盃花式跳繩的劉文雄說:「將兩樣截然不同的元素做結合,確實有難度。」
跳繩看上去簡單,但玩起來不簡單,它有許多種跳法,不同的跳法對人體有不同的影響。例如,拳擊選手就經常用跳繩作為訓練課程,他們用均勻的速度,長時間跳繩,來鍛鍊耐久力;變速跳繩、三迴旋跳法,則訓練反應靈敏度。另外,拳擊選手在比賽中要不停地躲閃,反應迅速,而花式跳繩則正好滿足這個需求。
高中生劉妤妤回想起小時候,「跳繩陪我度過了國小五、六年級,每天的苦練,每一個自創動作,都讓我回味無窮,當完成一個完美的動作,真的很有成就感。」
她也解釋,前跳/後跳、迴旋的變化、交叉/開叉/前後叉、半迴旋/一迴旋/二迴旋、軸心/轉身、繞繩/甩繩/拋繩等,都是必練的「基本動作」,至於團體的花式跳繩、複合型、交叉型、波浪型、相繞型等也都是平常練習的動作,還有個人花式跳繩、多人組合、錯拍轉身、動態變化等。
「雖然當時練習很煩,又會被老師訓話。」但她現在回憶起,「現在我要謝謝老師!我因跳繩得到的感動,至今仍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