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眼睛就開車,閉上眼睛就睡覺,日子真要過得這麼渾噩嗎?」從事客運駕駛十九年的梁仁釗,不僅被乘客讚賞,連站長都喜愛。追根究柢,在他年輕時發生一場重大車禍,感同身受,希望別人不要和他一樣痛苦,加上婚後又有虔誠的信仰,讓他在每天上工前,就開始思考:今天的我,能為乘客帶來什麼?他說:「我願給乘客十秒的尊重,換來讓他們微笑一整天的好心情。」
梁仁釗的十九歲是一片灰暗,因為半工半讀,在一次等待紅燈時,被逆向的卡車連同旁邊的貨車一起夾住了,四肢骨頭斷了三支,現在走起路來還有些不便,開車坐久了、壓力一大也較易痠麻。事故發生後,他陸續靠汽車教練、開計程車維生,十九年前才進入客運公司服務,當時多愁善感的丈母娘因接觸佛法,笑容明顯變多了,梁仁釗感到好奇,也開始信仰。
照顧乘客安全
不忘關心行人
由於年輕時的無妄之災,讓他感受人生無常,信仰又教導他:「要創造生命價值。」他也慢慢發覺到,只要體貼乘客、有禮貌,甚至是個簡單微笑,他們就會不吝回應,彼此都能快樂一整天。他說,客運如此龐大,駕駛員掌握的不僅是車上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包括街上的行人,怎能草率?
有一回,梁仁釗碰上一對老夫婦過馬路,紅燈亮了,慌得進退不得,他竟將客運停下,擋住來車,下車攙扶,「當我看到老夫婦對我作揖表示感謝,我震驚地想,何德何能受此大禮?助人不過是人之常情?」但乘客的激賞卻讓他很不好意思。
梁仁釗認為,每個人面對生活都有壓力,不能要求誰對誰和顏悅色,但他指出,公司都要求駕駛要有禮貌,卻很少有乘客尊重司機。
「乘客有甩錢的、有罵我們開太慢的、有沒按鈴過站卻大發脾氣的。」但是今年四十八歲的梁仁釗卻告訴自己要忍住,因為只要回嘴,麻煩就跟著來,乘客也會整天不高興。公司站長因此常稱讚他「上班永遠保持心情愉快、笑容可掬!」
對於乘客,他認為政府也應該好好宣導:「我想問有沒有人知道,交通局規定公車要停在專用停靠站,不能停在專屬站牌前?我們被規定要開到盡頭的停止線,卻因為這樣一再被乘客投訴。」只有乘客也發起禮貌運動,駕駛的心態才會比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