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政府稅收短少創記錄,國家財政陷入空前拮据,結果竟先向窮人開刀。景氣未回復,弱勢族群最需要政府照顧時,高喊「庶民經濟」的吳揆,此時竟主動大刪社福預算。
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近日送立法院審議,社會福利支出總經費約三千二百五十八億元,看似比上年增加十億元,實際上預算成長主因補助北、高與各縣市的勞、健保欠費,若扣除這項補助,用於照顧弱勢族群的經費比上年短少九十四億元,包括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老人和兒童都受到影響,其中受衝擊最大的是兒童托育,較上年減列七億多元,老人福利則減列六億多元。
景氣差,失業率升高,低收入戶激增,明年度這項社福預算照案通過,對弱勢的老人與兒童,無異是雪上加霜。難怪民進黨立委痛批,政府此時大砍社福預算,簡直是頭殼壞去。因此,社福團體乃揚言正計畫走上街頭抗爭。
標榜「庶民經濟」的吳揆,此時更應主動對窮人與弱勢伸出援手,何以竟反其道而行?其實,從先前加州財政瀕臨破產的前例可以發現,政府財政陷入困難時,最先砍的總是社福預算,結果老人與兒童首當其衝,正顯示台灣開始步上加州的後塵,政府眼睜睜放任國家財政不斷惡化,如今,最需要救助的低收入戶、老人與兒童等弱勢族群開始嘗苦果了。
中央政府大砍社福預算令人痛心,地方縣市公務員的官僚心態更令人瞠目結舌。最近台中縣烏日鄉公所發生辦事員延遲發放低收入戶中秋節慰問金六百元一事,雖然只是區區六百元,對許多低收入戶卻是盼了又盼,中秋節過了六天還沒有消息,鄉公所清查發現是承辦人員忘了發。消息見報,不料承辦人員竟惱羞成怒以電話威脅七十歲的老阿嬤。如此官僚與偏差行為屢見不鮮,嚴重違反公務員應有的為民服務精神。
首善之區台北市則發生社福津貼溢發二百四十萬元的荒唐事。台北市今年低收入戶新申請案有六百多件,其中只有一半過關;可是去年社會局發放社福津貼,其中有多位低收入戶死亡、定居國外或在監服刑,共計一百二十件,造成溢發二百四十萬元,顯示社會局的審核出現大漏洞,反而使得最需要補助的人得不到補助。
台北市可能因為經費充足,連已死亡的低收入戶生活津貼都照發不誤,台中縣低收入戶盼不到六百元慰問金並非鄉公所缺錢,而是辦事員忘了發。這些地方縣市執行上的偏差與脫線行為,顯示政府的螺絲有許多地方嚴重脫落,使得社會福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景氣寒冬下,從中央大砍社福預算,到地方疏漏遺忘的脫線行為,都沒有把濟助弱勢者放在第一位。我們要提醒吳揆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務必要求相關部會確實檢討改進。如果「庶民經濟」只是編定新的生活物價指數表示關心民眾的生計,而不是落實對社會弱勢者的照顧,則「庶民經濟」只是討好民眾、騙取選票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