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經典名句】潛龍勿用

文心工作室 |2009.10.16
19553觀看次
字級

名句的誕生<br><br> 初九,潛龍勿用。
──《乾卦‧初九》


完全讀懂名句

乾卦的初爻,象徵陽剛之氣的積聚,就好像潛伏的龍,暫且不要有太大作為。

名句的故事

〈乾卦‧初九〉的爻辭,是以龍來說解,龍是一種極具靈性且象徵純陽的神祕動物,據說可以潛伏於深淵、行走於陸地、遨翔於天際,有句話說「神龍見首不見尾」,就是說明龍的來去無蹤、變幻莫測。

初九為乾卦的第一爻,若配合天地運行之氣來看,恰是陽氣初發之時,爻辭說「潛龍勿用」,是為什麼呢?孔子說:「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龍就好比君子的德行,若世局正亂,君子才出現但未成氣候,不如稍安勿躁,潛伏沉澱以靜待時機。

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則舉例說:「若漢高祖生於暴秦之世,唯隱居為泗水亭長,是勿用也。」漢高祖劉邦出生於秦始皇之時,直至時機成熟才率眾抗秦,後來推翻秦朝。

乾卦象徵生生不息的剛健精神,但在第一爻中,卻不是立即要求人不顧一切的勇往直前,而是勸誡有德性的君子,在時局尚未明朗之前,不妨學習隱現莫測的龍,暫時隱藏,靜候適當時機再一展長才。

歷久彌新名句

龍在中國古代神話與故事中,是一個神祕而令人敬畏的對象,傳說龍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另外,在先秦古籍《山海經》中記載古代君王與龍的關係,因而龍後來作為皇權的象徵。

由於中國人對龍感到特別親切,後來衍生出不少與龍有關的成語與歇後語,如「乘龍快婿」、「海龍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乾卦第一爻的爻辭「潛龍勿用」,除了孔子的說解外,後來引申為「比喻賢才遭埋沒,不受重用」,許多文人若遭到貶謫、誣陷,往往也會引龍的隱居蟄伏以安慰鼓勵自己。

唐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一文中,開門見山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藉由短短十六個字,道出自己靜候時機一展抱負的雄心。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