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二十三日起,國內十四家電視台輪流播出金馬獎導演林育賢「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紀實作品「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內容是兩名八歲身心障礙孩子的故事,平實記錄了台灣身心障礙家庭「雙重弱勢」的孤立與掙扎。
影片據實道出台灣社會被人刻意忽略的冷酷一面,更暴露歧視的價值觀、菁英思考的政策、城鄉分配不均的社福資源、花錢了事的社福補助、失效且反應遲鈍的通報機制等台灣社福制度的缺陷,如此漏洞百出的社會救助網,自然網不住先天弱勢的身心障礙者,致使台灣的身心障礙家庭入不敷出比例,為一般家庭二點四倍。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台灣自八十八年至九十四年的中央與地方社福預算擴增一倍,由一百二十三億元增加到兩百五十八億元,但這六年間,身心障礙家庭的經濟情況卻更差,入不敷出的比例從約百分之四十五,攀升至百分之五十一。
國家應追求永續且穩健的發展,而位於中下層的一般家庭,如同是社會金字塔的地基,經濟困頓將迫使地基下陷,身心障礙者雖僅占台灣總人口百分之四,但所牽連的家庭成員倍數於此數字,而且他們先天已屬弱勢,若後天的社會制度無法協助這些家庭脫離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必將削弱台灣的競爭力,到時即使有再多振興經濟方案,也無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