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許多人高喊要保護樹木,卻又喜歡砍樹,或為了「修剪」,把樹砍得光禿禿,甚至只剩主樹幹,沒有枝枒、葉子,讓人匪夷所思。
這種情形全台各地都有,每次被批評,大家「喊冤」的理由都差不多,甚至縣市政府也一樣,都說有保護樹木的觀念,沒料到包商砍得「如此徹底」;這種事一再發生,難道大家從不記取教訓?
台北市徐州路因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出售一塊土地,建商將興建豪宅,以工程需要為由,將移除三棵老樟樹,引起護樹志工隊反對,發動居民、台大學生及民間團體,阻擋建商怪手進入移樹。
徐州路因鄰近舊台北市長官邸、台大法學院,日據時期為了美化市容,在街道旁種植一排排樟樹,至今都有六、七十年樹齡,形成一條美麗的綠色隧道,是都市中難得的景觀,建商難道不覺得這也是「賣點」嗎?如此短視,令人遺憾。
美國西雅圖市議會八月無異議通過決議,督促市政府對私人土地上的樹木,採取更嚴格的保護措施;據西雅圖現有的法令,長在自家土地的樹木,是不能想砍就砍,每年至多只能砍三棵,超過必須申請許可,如今要更嚴格規定,可見人家護樹的決心。
美國是尊重個人自由的國家,但為了未來不惜限制個人的「砍樹自由」。反觀台灣,政府與企業卻任意毀樹,雖然都說是「移植」,但以台北市松山菸廠為例,本來也是綠樹成蔭,但經過移植的老樹已有三分之一枯死,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讓人感慨。
路樹除了綠化功能,也能過濾車輛排放的廢氣,而且,老樹在許多地方是文化遺產,也是居民共同擁有的記憶與情感連結,怎能輕言砍掉或移除?
在全球暖化下,全球專家不斷警告不能再砍樹了,而台灣炙熱都市中所剩不多的樹木,政府和企業卻仍然想要毀去,豈不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