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莫拉克颱風造成八八水災,監察院調查後認為,中央氣象局沒有提出強而有力的警告,發布警報決策草率,也沒澄清外界誤解的虛胖颱風,及沒把專業知識化為庶民知識,做好溝通,通過糾正氣象局。
每逢颱風來襲,氣象局上下皆兢兢業業,對監察院的糾正,或許備感委屈,但兢兢業業並不代表已克盡職守,氣象局沒有反省之處?發生嚴重天災人禍,相關單位礙難置身事外,必須檢討再檢討,以求止於至善。
監委調查時,被約談的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萌生退意,輿論大都肯定他的專業知識及操守,不過我認為,監院糾正之一的「沒把專業知識化為庶民知識」,氣象局是沒有做到。
專業術語應當轉化為通俗用語、文字,才能讓決策官員、民眾充分了解,進而做周全的預防措施,否則他們不知道正確的訊息,甚至誤解而誤判情勢,恐會導致重大損失,誠如監委程仁宏所說,如果氣象局提出警告,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不會去理髮,前行政院秘書長亦不可能去吃地瓜稀飯,可避免許多不幸災難。
埋頭苦幹雖然令人欣佩,但專業人士除了在本業追求精進外,態度也應像老師般「傳道、授業、解惑」,發言內容必須做到貼近民眾,讓所有人聽得懂,也聽得進去,才能達成溝通之效,否則有溝沒有通,豈不白說?
如今是講求溝通的時代,把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社會大眾能及時吸收,否則工作成效等於零,所以政府所有專業單位,必須走出象牙塔,掃除監委所言的「專業傲慢」,才能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