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現實生活與虛擬世界

 |2009.10.15
1825觀看次
字級

最近流行的facebook(譯為「臉書」或「非死不可」)網頁遊戲「開心農場」爆紅,不只青少年愛玩,也成為上班族的最愛,上班時可以上網種菜、養寵物、開餐廳,讓人在苦悶的現實生活之外,找到虛擬世界的快樂。

可是因為上網占去了太多上班時間,影響到正常的工作效率,開心農場成了「偷懶、打混、幼稚、無聊」的代名詞。許多公家機關和私人企業開始禁止員工上班種菜,以封鎖網域或明令禁止的方式管制,包括台北縣、台中縣、台南市和台東縣政府都設限上網。

最近只要打開電子信箱,一定會收到一大堆朋友邀請加入「臉書」的行列,只要點進去,就可以進入另一個虛擬世界裡。這個遊戲之所以被網友稱為「開心農場」,是因為與三兩好友一起種菜、共享遊戲的樂趣,甚至可以偷菜,除了靠著辛勤勞力累積財富,還有附加跨越社會尺度的快感,達到紓壓的效果。

說也奇怪,第一個大張旗鼓發布禁止令的中央機關是農委會,農委會認為在網路上種菜有啥意思,要種就種在芬芳的泥土地上,結成真正的果實。有些人認為農委會太缺乏幽默感,都市裡那有這麼多農地讓人種菜?再說,上班時候那有閒暇去種菜?就是一邊上班一邊在虛擬世界種菜,才能彌補現實所無法得到的滿足感。

可見現代上班族工作壓力之大、之無趣,不是農委會官員或是企業老闆所能體會的。「開心農場」不過提供了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或是填補內心對於農園生活的回憶與嚮往,更大的作用則是在轉移工作的壓力。新竹市仁愛啟智中心還在電腦課程中安排了「開心農場」的教學,讓輕度及中度身心障礙者增強表達能力與互動。可見「開心農場」並非一無是處,虛擬世界可以填補人們在現實生活上不足。

或許有些公務員或企業員工沉迷其中,影響到正常上班,那當然應該做些限制。本來在上班時間就不宜處理私人事務,更何況是上網玩遊戲。其實對於「開心農場」的一時風行,不必太認真看待,虛擬世界的東西不會持久,大家或許還記得十幾年前的「電子雞」,這是一個養寵物的手上電子遊戲,從小孩流行到大人,幾乎人手一雞,風靡不到半年就銷聲匿跡了。

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有時很難切割,虛擬世界雖然不真實,可是在遊戲當下的心境卻真實;正如夢境一樣,雖夢境似假,但夢中當下卻真實不虛,現實世界也未必真實不虛,事過境遷一切又如夢如幻。

開心農場的風行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社會的不足,也看到了人們藉著它為空虛心靈尋找出口,都只是一時的需要與滿足。對虛擬世界不必過分嚴肅看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