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學缺額受少子化影響,教育部指出,如果每年招生名額減少百分之二,推估到民國一百一十年缺額達七點一萬,如果不減招,缺額將破十萬,立委擔心屆時會有三分之一、近六十所大學要關門,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教育部已積極推動大學退場機制或轉型。
吳清基昨天到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高等教育現況檢討及追求卓越之發展策略專案報告」。
高教司表示,統計發現,九十七學年度共有八所學校註冊率不到五成,五所為一般大學,三所為技專院校;大學、技職等日、夜間部,九十七學年度缺額為五點九萬,但受少子化影響,未來幾年將更嚴重。
高教司解釋,目前約三十一萬人就讀大學院校,從在學率、註冊率推估,一百一十年有二十二萬學齡人口,如果每年招生名額減百分之二,屆時招生名額二十三點二萬,預估十六點一萬人註冊,缺額率七點一萬,若現在不減招,缺額會破十萬。
立委黃志雄質詢指出,教育部大量開放大學成立的錯誤政策,造成現在全國大學多達一百六十四所,少子化衝擊下,三分之一的學校可能會因招不到學生倒閉,教育部要如何因應,如何處理數千名教授的失業問題。
吳清基表示,教育部正研擬各種退場方案,公立學校轉型或整併,私校則轉型為財團法人;包括提供賦稅優惠及放寬土地變更編定的限制,增列私校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福事業,免交營業稅等優惠措施。
教部也研議開辦彈性多元教育,幫助學校發展成終身學習的社會教育事業。
立委楊瓊瓔擔心,申請助學貸款人數多達七十五萬人次,逾九成大學生要靠打工籌學費及生活費,她要求教育部應去找台灣銀行協商,調降助學貸款利率。吳清基承諾,將拜訪台銀董事長協商調降助學貸款利率。
高教司也統計,九十七學年度助學貸款人數會增加百分之六,約有八十萬人次,教育部九十九學年度編列助學貸款學生利息補貼經費達三十九點四億,約增加五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