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大校長李嗣岑在新生訓練上提醒:希望台大新鮮人「早睡早起」,還引用雜誌裡的一句話:「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是沒有人幫媽媽洗碗」,提醒學生從關懷家人做起。
「太好了!終於有人幫我們說話了!」
一位媽媽興奮地告訴我,她將這則報導剪下來,貼在冰箱上,讓分別就讀小六和小四的兄弟在輪流洗碗時,可以先看到台大校長的提醒。
這位職業婦女家裡有長輩幫忙照顧孩子,但她不願讓兩個兒子被寵壞,所以從小就要求他們分擔家事;另一位年近半百,一兒一女已經進大學、研究所的男性朋友,則是無奈地向我吐苦水:「現在孩子難教又難管,什麼早睡早起、幫忙洗碗,我和太太不也是從小就訓練?可是他們長大後卻能賴就賴,這麼簡單的『生活倫理』,還要堂堂大學校長特別叮嚀,我們做家長的真是感到很挫折啊!」
挫折?偶爾我也會有這種感覺,不過,神經大條的我比較「阿Q」,不願意做一輩子「媽媽鐘」或「老媽子」,為孩子承受他們自己該擔負的責任。
孩子小時候,我有責任教導和不斷叮嚀,但等他們大了、懂事了,若還因為不肯早睡早起,遲到、被罰、少學到知識,甚至因為沒有正常的生活作息,損害到最寶貴的健康,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和損失,我即使再擔心,也只是徒讓自己傷心、傷身,那又何必呢?
曾有人半開玩笑的數落我:「你這個媽媽也太狠心了吧!不怕別人說你是個不負責任、放縱孩子的母親?」
說老實話,我當然在意,但是當我愈來愈懂得「放手」,讓孩子為自己負責任時,也就愈來愈有信心,不怕別人來「說」我,不多給自己壓力,也不碎碎念,免得惹孩子嫌,既搞不好親子關係、氣壞了身子,又達不到任何期望中的效果,豈不是全盤皆輸?
至於孩子偷懶不願「主動」幫忙洗碗,我早就看開啦!他倆除了完全負責整理自己的房間外,在幫忙做家事這件事上,都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大懶蟲;但是當我手部不舒服時,兒子們就會二話不說,洗碗的洗碗、煮麵的煮麵,通力合作做晚餐。
生活小事的規矩與倫理,的確需要父母從小教導、建立正確觀念;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少孩子一進入大學,就開始當「散仙」,把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習慣拋諸腦後。
不過,我相信,只要大人曾經用心過(某種程度也算是「狠心」),孩子的懶惰、散漫,都會隨著成熟度而漸漸改善的!
(本專欄隔周三見報)
【黛媽咪幸福花園】中時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