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長選舉六月初舉行,目前走在鄉間,參選人競選看板林立,地方政府也忙碌起來,除了選務工作開支龐大外,村里長每月四萬五千元的事務費,也是鄉鎮公所沉重的負擔。
其實以目前地方情勢而言,村里長除了選舉時有「樁腳」功能外,平時功能已逐漸萎縮,甚至萎縮到「忘了他的存在」,因為自從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後,村里長的功能已轉移到社區理事會上,村里的環境改造、美化綠化、守望相助、志工服務等都是社區的工作,村里辦公處根本無功能。
所以村里的組織已到必須改革的時候了,鄉鎮有調解委員會,村里長不必再扮演和事佬;媒體發達,也不必再協助政令宣導,一年一度的村里民大會也取消了;發老鼠藥與稅單是鄰長的工作;以前還可以核發清寒證明,但現在社會福利完善,這些工作也轉移到社工師身上;至於反映民意有鄉鎮民代表、議員等,村里長只是聊備一格。
廢除村里長,加強村里幹事職責與功能,把一切建設與服務交給社區,除可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也不必每次選舉一到,各政黨就巴結村里長,形成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