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必是人類終極追求的目標之一,否則那麼多的文學、電影作品都將「幸福」置於標題或片名,吸引讀者與觀眾的目光。不斷地提醒,幸福真的終將降臨?
有些人終其一生勤奮、積極、努力甚至流血、流淚地勇敢追求所謂「幸福」,但對於這個始終難有令人滿意答案的題目,仍心有存疑;有些人知足常樂、難得糊塗,「幸福」常相左右;有些人總在錯過之後,驀然回首,才發現與「幸福」失之交臂、慨嘆抱憾到最後。
中秋是一年中、豐收「幸福」的好時機,在此介紹兩部上映中的幸福電影,陪大家過中秋:
掙得幸福要勇敢改變—《尋找艾瑞克Looking for Eric》
如果看過《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榮獲二○○六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觀眾,很難會忘記這位年逾古稀的英國大導演肯洛區(Ken Loach);在那樣沉重深刻的作品之後,竟會拍出這樣的英式幽默喜劇《尋找艾瑞克》!
一場車禍揭開郵差艾瑞克一團亂的生活序幕,與三十年前的舊情人莉莉再次相見的衝擊,改變了自我放棄多年的鴕鳥心態與混亂,生活重新燃起改變的希望!說起「改變」何其難,尤其已定情定性的中老年人,再不幸福,絕大部分還是選擇「生活就這樣過下去」…迷失的艾瑞克,藉著內心另一個偶像艾瑞克(曼聯足球天王巨星艾瑞克Eric Cantona)與自己對話,展開一場面對自我的歷險旅程。
諺語說:「害怕丟骰子的人永遠無法丟到六點!」除了克服慣性向內尋找本我,向外則借助好友的具體協助—郵差同事們的「逗苦臉的艾瑞克發笑大車拚」、下班邀集大家聚會拿本心靈成長指南一起靜坐「找一位自己的偶像並與之對話」(是尋找艾瑞克的發想)、遇黑道小混混霸凌時發揮足球同好的團隊精神打擊敵人(本片另類戰爭場面的最高潮)…肯洛區勵志感人的表達、能輕鬆幽默,真讓人喜出望外,這是大導以身作則讓大家感受「改變」的可能與力量,只要你真的願意試試。
英國足球曼聯隊或西班牙巴塞隆納隊迷,千萬不要錯過這部有意思的大導之作,尤其想看看足球天王巨星艾瑞克如幽靈般份量吃重演出者—八○年代晚期和九○年代法國有「艾瑞克大帝」之稱的知名足球員,職業足球員生涯十分輝煌,五年為曼聯奪得四次英超聯賽冠軍,其中兩次更是聯賽及足總盃雙料冠軍(一九九四、九六年),一九九六年當選英格蘭足球先生,二○○○年獲選世紀最佳球員,最後在曼聯結束足球生涯。
一九九八年長得非常「中世紀」的他,初次在凱特布蘭琪主演的《伊莉莎白》中客串,從此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這跑道換得好,同樣是在炫麗的舞台上、享受人們的喝采掌聲,何嘗不是「改變」成功的例證。
片中足球艾瑞克對郵差艾瑞克說的許多話,是導演本我與現實的對談,也是觀眾與導演的交流。想想,更多的時候是每一個「我」與自己的對話,說到心坎上、真的很感動。請相信,生命中能做的選擇,永遠比我們所想的還多!
用節奏連結寂寞的心—《幸福來訪時The Visito》
《幸福來訪時》講述一個關於愛和友情的故事。喪妻的大學教授華特維爾(理察傑金斯Richard Jenkins飾),生活中只有永無休止的教學和工作,將他的激情與靈感磨滅殆盡,空虛、茫然、行屍走肉,早已失去對生命的熱情。被學校派往曼哈頓參加學術研討會,華特回到紐約公寓,意外發現一對非法移民的情侶「借」住於此—來自敘利亞、擊非洲鼓為生的塔瑞(哈斯史里曼 Haaz Sleiman飾)和來自塞內加爾、非洲裔、擺手工藝地攤的女友。意外的際遇、意外打開華特冰封的心,塔瑞母親夢娜(風韻優雅的《檸檬樹》以色列籍女主角希安阿巴斯 Hiam Abbass 飾)突然來訪,開啟了華特遲暮之年的人生新頁…
湯瑪斯麥卡錫是目前美國影壇少數身兼編、導、演等長才於一身的電影工作者。他先以演員的身分進入影壇,從影多年,演出過許多國內觀眾都耳熟能詳的作品,包括了《硫磺島的英雄》、《晚安,祝你好運》、《諜對諜》於二○○三年推出的首部編導作品《下一站,幸福》(The Station Agent),這部低成本作品讓他一鳴驚人,在美國獨立製片指標的日舞影展勇奪三項大獎,之後橫掃美國和國際各影展,總共獲得了二十餘個大獎,也被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選為年度最佳十大影片。
《幸福來訪時》是湯瑪斯自編自導的第二部長片:「影片中的角色捲入了一個與國家意識有重大關連的問題裡—移民和遣送。這也許無法改變世界,但至少可以提醒我們這種分裂性的問題背後的人性因子和連帶的後果。有時候,我會看著鏡子思忖,『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這是我們樂見的嗎?抑或不是?還有討論空間嗎?』」湯瑪斯認為電影工作者的工作是提出問題,而不是提供答案,但他之前從未以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來提問。
理察傑金斯在影壇熬了這麼多年,終於在《幸福來訪時》有了首度擔綱男主角的機會,且一舉獲得二○○九年奧斯卡提名的殊榮。導演湯瑪斯麥卡錫慧眼識英雄,坦承自己一直都是理察的粉絲,早在撰寫劇本時,就鎖定理察是男主角的不二人選。在奧斯卡典禮上,安卓亞布洛迪盛讚理察在片中的表演是「渾然天成,樸實又迷人。」
這對與我年齡相仿的美國康乃爾教授與敘利亞單親媽媽,相識相愛相知的過程點滴:
買報多買一份她愛看的阿拉伯文報紙、為她換了斯文的新眼鏡,她一眼識出並說「酷」。他禿頭凸腹這輩子從未被人這樣「情人眼裡」的看重看好過,他倆唯一的約會是聽兒子的建議去看了場百老匯的《歌劇魅影》、觀後用餐時教授的告白:「我假裝教學、研究、著書很忙,其實我已很久沒有真正在做些什麼了。」他為她向康乃爾大學請假至學期末,到紐約陪她度救子的難關,其實是換得相處的有限時光,兒子被遣送返國。他比她還激動憤慨。那晚,兩老相依偎相扶持的戲,非常動人,每一個牽手擁抱的細微動作都具動人的力量!
次日,母親毅然為兒返中東。非法移民永不得再入美國國境,機場揮別,教授悶到最後:「我不想妳離開」,拘謹保守的中東婦人:「我不想離開你,寶貝!(阿拉伯文)」然後分離。
情深不壽,生離比死別更難受,提得起、也要放得下,自此,孤獨的教授只要思念,就會到紐約地鐵站打非洲鼓,這是他結識女主角兒子的肇因,當種族、膚色、宗教、法律…扞格人與人的距離,唯有音樂得為共同溝通的語言~Connecting is everything, 唯有愛—無遠弗屆!
最大的建築商以「你有多久沒有感受過幸福?」作為四十年品牌廣告的標題,要你「這輩子第一次離幸福那麼近!」離幸福這麼近,並不等於擁有幸福;未來與命運雖不是我們能夠控制,但若給自己打打氣、勇敢超越原來一點點,也許生活從此改觀,幸福從垂涎觀望,具體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中秋夜,你聽見月亮上升時許下的心願了嗎?
幸福來訪時The Visitor: http://zeusfilm.pixnet.net
尋找艾瑞克Looking for Eric:http://www.lookingforericmovie.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