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妥新屋,有些人為了省錢,自己做空間規畫,再交給工人直接施工,這固然可以少花點銀子,但會缺乏專業的整體考量,做了東,忘了西,加起來的費用說不定更高。
設計師林瓊如說,設計規畫的主導者,究竟該是設計師還是居住者?常令人困惑。有些設計師,會提供固定型式的設計模式,供業主選擇,不須太多的溝通過程,用套圖方式進行設計;有些設計師則表面應付,實際並不理睬業主的意見與想法。反之,有些業主不尊重設計師建議,一味要求設計師東抄西仿,全然沒有考量自己的條件與需要。
「其實,不同的屋況、成員、生活背景、習慣乃至預算,在在都會牽動設計者的構想,並影響設計的內容。」林瓊如說。
最理想的作法是雙方充分溝通
;業主應先將自己及家庭成員的想法及實際需求,據實表達給設計師,設計師再針對業主的需要及預算,提供並協助業主完成夢想,圓滿設計案的背後,一定是雙方共同努力而成。
林瓊如認為,當期待已久的案子,終於簽約成立,開始施工時,緊隨而來的是,不能鬆懈的責任與執行力。每個業主的期待與在乎的心是相同的,每件案子都是最重要的,正如懷胎十月的母親,雖然每個孩子的狀況、內外在條件各有不同,但對母親來說,每個孩子都是最重要的。
從設計、規畫到施工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細節,即便定案,都須耐心面對反覆修改的無奈,這過程像極了母親撫育孩子成長的歷程。當工程結束,看著原先的醜小鴉,變身為美麗的天鵝,喜悅之餘,不免還要牽掛業主是否住得習慣?歡喜?合不合用
?夠不夠理想?
「日後的維修、保養,將繼續成為生命中沒完沒了的甜蜜責任。」她說,每件設計案都是自己孕育的孩子,深知過程雖辛苦,但只要用心,結果會是溫暖、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