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教師節話老師

張天野 |2009.09.28
1504觀看次
字級

中國人有個語言習慣,愛給自己尊敬或敬畏的人或事物冠以「老」字,譬如老子、老爺、老虎。朋友們,你可知道有一種受人尊敬的職業也被冠以老字?別說是老闆啊,老闆不是職業,當然舊時拉車、套車的車老闆兒除外。答案是老師。

中國人說「天地君親師」,師雖叨陪末位,所依仗的卻是真正的實力。

「師」是個會意字,從帀從吕,帀是包圍意,吕是小土山,四下裡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其本義是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周禮》上說:「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後來師泛指軍隊,現代軍隊中還有師,隸屬於軍,下轄幾個旅或團。

「師」除了這個本意,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指「老師」了。為什麼叫師呢?大約古人覺得教學生就跟率師打仗一樣,需要極高的戰略智慧。韓愈《師說》中講:「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那為什麼又叫「老師」呢?有兩種說法:

一說「老師」原是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後專指學生對教師的尊稱,一直沿用至今。

一說「老師」一詞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導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

兩種說法都有些道理,倒讓我們這些學生小子費盡思量了。

中國古代對教師的稱謂頗多,除老師外,還有以下幾種:

夫子。這是孔門弟子對孔子的尊稱。夫子有飽學之士的意思,孔夫子這個教師的祖師爺自然當之無愧。

西席、西賓。據說漢明帝劉莊常到太常府內,聽啟蒙恩師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漢明帝安排桓榮坐西面東的坐席,以示尊敬,從此,西席便成了對教師的尊稱,也稱西賓。

師長。這可不是現在軍隊的首長,而是古時候教師的尊稱之一。

山長。五代時,蔣維東隱居衡嶽講學,受業者眾多,尊之為「山長」。此後,山中書院的主講教師亦稱「山長」。久而久之,「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先生。這是古代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後來延伸為對所有老師的尊稱。

教授。原為學官稱謂,自宋代始,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後來成為老師的尊稱。

《水滸傳》裡的智多星吳用常被稱為教授,其實是指他原來當過私塾先生。

師父、師傅。這兩個詞語音相同、語意相似,來源卻不一樣。師父源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簡稱師父。而師傅則源自官職太師、太傅、少師、少傅,或為輔佐國君之官,或為教導太子之官,或為虛銜,統稱為師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