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之所欲 看陳總統的「國家論衡」

果智(台北市/退休人員) |2006.04.24
430觀看次
字級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當著五千多名波音公司員工宣達,中國要在今後五年增加六百架民航客機,未來十五年增加兩千架,就以波音「產能」來說,未來十五年每生產兩架飛機,就有一架是賣給中國大陸。

中共領導人在美展現大格局,但陳總統卻以「中國的移民」為題大作文章,來定位大陸省籍人士的歷史偶然與無奈,說二次大戰後大量的中國移民隨同國民政府來台,與當時兩方領導人的恩怨情仇相互糾結,造成今日對中國看法的爭議與分歧,因此他質疑,中國到底是台灣的敵人或朋友?敵國或祖國?外國或本國?

筆者認為,陳總統這套「國家論衡」觀點,身為現代台灣人可以寬懷心胸一肩挑起,繼續前進,可視為骨董,當成某種研究主題的注解資料,也可以丟進歷史的垃圾堆,留待考證學去清洗;但從另一角度來看,筆者不免質疑,一個被公認是政經強權的領導人,公開對一家公司揭示未來十五年的龐大採購計畫,我們的領導人卻以「歷史枷鎖」自閉自禁,猛掏歷史糞坑,這樣有益國計民生嗎?有助國際地位提升嗎?

胡錦濤在波音公司也作了歷史回顧與見證,他從一九七二年大陸向波音訂購第一架飛機談起,談到目前大陸民航市場已有三分之二的飛機是波音製造的,這種事實的說明,不僅讓波音公司大為歡迎,更讓世界的運輸業、旅遊業怦然心動,更積極展開進軍大陸的籌備。這樣的回顧與見證,展現的是「民之所欲欲之」的智慧。

「國家論衡」的精髓,絕不是在歷史故事中,尋找矛盾、裂解來製造個人的機會,也不在軍購經費的多寡與武器的精良,而是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和願景;因此面對大陸光是民用飛機一項,就一舉承諾將陸續購入兩千架的強大購買力,台灣領導人務必積極振作起來,提出具體自救對策,例如,規畫研發與製造特區,以免費土地、最優稅率,直接招來國際性大企業,讓這些大企業擴而到大陸發展,促使台灣成為國際最大的經濟實力基地。

陳總統的任期還有兩年,可以做出很多正面事情的績效,當分不清是敵是友、外國或本國時,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看到了他人的好,就要有比他人更好的智謀與勇氣,才是盡領導者應有的本分與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