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跟我分享,上個月某個早上,她的兒子小心翼翼的問她:「媽媽,妳以前交過幾個男朋友啊?」面對兒子突如其來的問題,同事嚇了一大跳,故作輕鬆的回答:「我這麼美麗,當然有很多人追囉!」兒子頻頻追問媽媽,那些追求者是誰,同事故作神祕的閃躲問題,並想辦法盡快結束這個話題。
可是上星期,她無意間看到,兒子跟同學在MSN上以「老公」、「老婆」互稱。她按捺不住心中的驚訝,笑笑的問兒子:「你這麼早就想討老婆啦?」兒子以大家只是在開玩笑來回應。
當下,同事沒有多說,但是,她提醒自己,兒子已經小學五年級,有可能正在青春期的入口處,那正是對男女之間,懵懂好奇的發端啊,她期許自己,要做兒子的「愛情顧問」。
過了幾天,她故意問兒子:「你四年級時喜歡的那個女生,現在沒有跟你同班了,你們還常見面嗎?」兒子說:「當然啊,她就在我隔壁隔壁班而已,常常會在走廊上碰到。」同事緊接問:「那你們見面會打招呼嗎?」兒子以帶了點失望的聲音回答:「沒有了。」同事再近一步,試探性的問:「你還喜歡她嗎?」兒子閃躲媽媽的問話:「我們不要再談這個問題了啦!」
當下,同事尊重兒子不想談的意願,但是,她也開始煩惱,如果孩子一直不願意坦承自己對待異性的態度,那才真的要擔心了。
同事說,她並非要介入孩子的感情世界,但是,她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保護自己、尊重對方,以避免孩子因衝動,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我可以體會同事的心情,對於已經高年級甚至國、高中的孩子來說,兩性是一個無法逃避的話題。但是,說得太嚴肅了,孩子認為父母是在說教,根本就不想聽,說得太輕鬆了,又怕孩子鑄成大錯,這中間的分寸真的很難拿捏。而且,與其讓孩子從同儕之間,得到似是而非的觀念,不如父母主動以健康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談性,讓孩子清楚知道父母的底線,也讓孩子擁有正確健康的性觀念,才能達到防範未然的效果。
因此,我建議同事,就和孩子從談自己的戀愛史開始吧!畢竟,教育無他,以身作則而已。當父母不再避談自己過去的戀情,孩子也才能學會,怎麼開口談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