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海研製的加工素料集懷舊古味與現代養生於一桌,從稻米、麵食來體驗中華文化的精髓,讓茹素料理照樣呈現多元的變化,多重的組合,在家中烹調出媲美五星級大師傅的美味佳餚。
入座之後面對滿桌佳餚,純為茹素而來的食客不免大吃一驚,這滿漢全席、山珍海味…真的是素的?不會吧!是走錯地方了嗎?
研發素食而響叮噹的邱秋月身為主人,引客入座說,「誰說素食一定等於蔬食?吃素也要享受料理的變化,食材除了用台灣盛產的四季蔬果來烹調外,山產與海藻類也可透過科技加工多多攝取,這方面反而是營養均衡的要件。」邱秋月認為,有機飲食,健康有餘,美味卻不足,一聽到素食,就放大了「素」字,讓人聯想到樸素、無華、平凡、清淡……。
事實上,輕鬆簡單做出媲美五星級的素佳餚並不難,竅門是擅用加工素料和天然蔬果搭配,巧妙做點綴,突顯了食材不失原味卻又層次豐富的口感,迎向健康愉悅生活。邱秋月說飲食是中國人的強項、驕傲,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變化十足又充滿創造力的台灣小吃更中外馳名,如何將這些榮耀發揮到素食中,照樣有多元的變化,多重的組合?在家中烹調出媲美五星級大師傅的美味佳餚即是一招。
「一般人以為吃素就是餐餐蔬果及豆類製品,只重視食材機能而忽略飲食美感。」邱秋月的「食客」之一,律師李永然茹素多年,常有人問他「這樣夠營養嗎?」他也回答,正確的素食非但不會營養不良,且有益健康,只要不偏食就好,葉菜類、根莖類、水果、五穀雜糧、豆類、堅果類等食物均衡食用,攝取充分的營養。
他說,選擇素食,至少是通往健康方向的第一步。
素食不等於蔬食
鹹菜粉絲湯
將丸子用熱油鍋炸酥,備用。蔬菜調理包與水600cc煮沸,加調味料與切片的紅蘿蔔,淋上用熱開水洗淨泡開的粉絲。煮好的粉絲湯,配上丸子、鹹菜、豆包、香菜,淋上香油即可食用。炒鹹菜是熱油鍋,薑先爆香後加鹹菜、辣椒、糖,加點水收汁即可。搭配粉絲、麵條、白飯等。為飽足感,可加入如意珍丸、素糕、魚豆腐和日本火腿等。
懷古味油飯
糯米蒸之前可滴幾滴橄欖油,增加米飯光澤度。此料理也適用於白米,不僅較不沾鍋也更香Q。圓糯米先用水泡8小時,瀝乾水分後放入蒸籠蒸約50分,直至糯米熟透才取出。起油鍋,薑末、素油蔥酥爆香後放入所有材料、調味料至入味即收汁,與蒸熟的糯米拌勻即可。
蔬菜煎餅
煎餅為保完整的形狀,需要一點技術,除了用上好的平底鍋,沙拉油量適中,不能翻動且保持中小火,蓋鍋蓋等5-8分鐘,外皮自然鬆開,約10分鐘就可以起鍋。<br><br> 將馬鈴薯蒸熟,搗成泥後與所有切碎的食材、調味料拌勻,加入麵粉再次調和,入平底鍋煎成圓片狀即可。
元氣粥
此道粥品可長期食用,補血補氣有益身心。若不習慣有麻油味,可在粥品完成以前加入雞味火腿丁。人蔘片與煮沸之2000cc的水泡出味道。米洗淨後與人蔘汁、腰果、紅棗熬成粥,炒鍋裡放入麻油,將薑片爆香後,取走薑片。放入雞味火腿丁,加鹽拌炒後熄火。食用蔘味養生粥時,加上麻油雞味火腿即可。
椒鹽風味
素白帶魚在油鍋先煎至香味出來,盛起備用。油鍋放入薑末、紅辣椒爆香,續放煎好的白帶魚和胡椒鹽拌炒,起鍋前放入香菜即可。食用時可用檸檬片在成品上擠汁。
養生串燒
將素沙茶、素黑胡椒醬、麻油、淡醬油、素烤肉醬及迷迭香末做成調味醬,再準備長竹籤數隻,刷子1支,鋁箔紙,將調味料混合成醬料。
將素牛排、魚豆腐、素小蝦、洋菇、香菇、紅甜椒及青椒等材料洗淨切成塊狀,依序串好並在食材上刷上醬料,再放入烤箱用220°C烤10-15分鐘即可取出。
焗烤鮮蔬
將青花椰菜、紅甜椒半顆、馬鈴薯1小顆、大圓滿火腿、素小蝦、加工起士絲、帕瑪森起士粉切大小適中之塊狀,大圓滿火腿切條狀備用。調味料入鍋中煮開,與材料擺入焗烤盤內,撒上起司粉,淋上牛奶白醬,最後再撒上起士絲。烤箱先預熱12分鐘,用200°C烤約15分鐘至上色即可取出。
香汁素排
鱈魚素排煎至兩面金黃,置於盤中。西芹、碧玉筍、紅辣椒、銀芽及香菜汆燙後與香菜排在鱈魚排上面。調味料入油鍋煮至滾燙,均勻的淋上鱈魚排上即可。
元寶壽司
忙碌的上班族可利用食材的特性,輕鬆做飯、調理任何菜色,一樣可以健康滿點。將雞味火腿切丁在油鍋煎出香味後,與白飯、若鬆、調味料拌勻,放入壽司豆包裡壓平,撒上黑芝麻即可。
五穀香味飯
五穀米是一道老少咸宜又很健康的米食料理,食材的變化可依個人喜好來選擇。紅甜椒洗淨切丁,與青豆仁、玉米粒分別汆燙後備用。炒鍋放入沙拉油,先放松珍天香素肉,續放松子炒出香味,再加入玉米粒、紅甜椒丁及調味料拌炒,再加入五穀飯、青豆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