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我前往高雄縣災區採訪,在佛光山收容中心裡,每一位災區民眾都有一段說不完的故事,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那瑪夏鄉三民國中重新步上軌道、順利開學的這一段。
「獎狀、周記簿之外,有人還要訂什麼嗎?」十九日上午,佛光山大慈育幼院二樓的臨時辦公室裡,教學組長曾建瑋為了張羅開學工作,扯開喉嚨大喊。
曾建瑋家鄉在嘉義,但這次風災發生時間,他住在學校裡,也成了「受災戶」。他回憶,八月七日晚上,那瑪夏鄉就已經停電、停話,八日下午,他與多位民權村民在一處工寮中慶祝父親節,雨勢愈來愈大,「不到二十秒就能裝滿一個臉盆」,馬路也開始積水,有如河流一般,讓他們整夜困在工寮。
他說,隔天一早,工寮旁的房子已被土石流沖毀,他們一行人為了保命,頂著絲毫沒減緩的雨勢,涉水逃往地勢更高的民生村,當時他身上背著兩個原住民孩童不斷涉險,終於抵達民生村,透過衛星電話向外界求援。
為了說服學生家長讓孩子下山讀書,曾建瑋跋山涉水,逐戶訪視,拜託仍在災區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到安全地區受教育。
他就這樣在山上待了九天,為了保住教學資料,更利用時間冒險返回被土石流沖入的三民國中辦公室,將所有電腦裡的硬碟拆下,最後帶著四十二位孩子與硬碟搭直升機離開那瑪夏鄉。下山後他才知道學校同事因遍尋他不著,已報案把他列為失蹤人口。
不只是曾建瑋,八日當天,三民國中校長王世哲與幾位教師同樣被困在那瑪夏,張姓代課老師說,八月三日才到學校報到,第五天就碰上世紀災難,逃難過程讓她一輩子也忘不了。
本身是民權村民的總務主任葉一萱,則利用筆記型電腦殘存電力,將當地災情畫面第一時間透過手機撥接PO上網,讓外界能看到那瑪夏受災狀況。
三民國中校區受損嚴重,新學期在佛光山協助下,於普門中學新校區寄讀,校長王世哲總是心繫著能否如期開學,忙著召開會議籌備開學事宜、寄發開學通知單、面試生活輔導員等工作,讓學校終於能如期開學。
雖然何時能回到原校區復學仍是未定之數,但短短半個月時間讓學校異地重新運作,同樣受災的三民國中教師們,發揮人性正面、光明的力量,盡全力維護災區學生受教權益,值得我們致上最高敬意。(黃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