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刻石,是依據千唐志齋博物館之漢武帝夢景畫像石浮雕,所鑿刻而成的。畫像中有一馬,身高體壯,奮蹄揚尾,呈驍悍之狀,馬上備有馬鞍,騎者寬額圓頷,右手執旌旗上肩,左手亦執有物,四周有祥雲圍繞,有昇平之象,因心生喜而刻此印。
河南省洛陽市近郊的千唐志齋博物館,占地約三十畝,緊鄰隴海鐵路,是目前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除了數以千計的唐代墓誌,也有五代、宋、元、明、清及民國之石刻,第十一室嵌有漢代線刻佛教故事,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十五室嵌有漢武帝夢景浮雕。
這塊畫像石刻圖畫完整,圖中人與馬皆栩栩如生,原石上方有篆文題記,共有兩行,文曰:「漢武帝夢景此像後稱帝號之兆也銘之」。畫像上下均刻有飾物,左為青龍,右為白虎,上為朱鳥,曲頸、長喙、翹翼、三足,前後有樹。
據《禮記‧曲禮上》所載:「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後白虎。」孔穎達疏:「玄武,龜也。」李賢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以及留存於世的漢瓦當紋飾中,玄武圖像一般均是龜蛇相纏所組成。但弔詭的是,該畫像石的下方不是龜蛇相纏的玄武圖像,而以三隻水鴨刻成,是該石刻特殊之處。
國家圖書館內有收藏此畫像石拓本,已列入數位典藏之金石拓片資料庫內,喜好者可透過網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