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版日前刊出「不掛輓聯,有賴持續宣導」一文,個人深有同感。文中所提到台北縣立殯儀館試辦不代掛輓聯,一周數量減少約五分之一,這雖並不是很好的數據,但從改變的角度看,已是好的開始。
筆者曾在參加告別式後,看見大部分的輓聯與垃圾混一起,詢問工作人員輓聯去處,正如文中所說是焚化場,而台北縣立殯儀館一年的輓聯長度達二十四萬五千多公尺、重約一點四公噸,那全台一年的輓聯,就更為可觀,汙染更大了。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燒金紙習俗有改進,清明節時,地方納骨塔的代燒金紙、集中焚燒已有初步成效,任何移風易俗的過程必然會遭阻力,惟有不斷宣導、實踐才能逐漸生根發芽,像早年的墓園,死人與活人爭地情況,如今在公私立納骨塔林立下,而有改善,甚至樹葬、海葬等更為環保的方式,也逐漸被接受,可見只要能讓民眾有確切認識,要化民成俗並非不可能。
五四時胡適為白話文努力的「但開風氣不為先」傳為佳話,如果影響力大的宗教領袖、政治人物、演藝人員能宣導,甚至以己為範,倡導身後事以簡單為務,那麼這種「風光一時,汙染一生」的習俗,就會有改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