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蟬】夏日蟬韻

周禮 |2009.08.28
1242觀看次
字級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蟬總是被賦予了特殊的色彩。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在白居易的筆下,蟬,是化不去的鄉愁;「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在王籍的筆下,蟬成了寂靜的象徵。然而最喜愛的還是宋朝朱熹的「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一個「韻」字如神來之筆。在詩人的耳中,響徹於炎炎夏日的蟬鳴成了天籟之音。

驕陽似火的盛夏,在鄉村的楊樹、槐樹、榆樹、杏樹、桃樹、梨樹上,總能看到蟬黑小的身影,並能隨時聽到牠們發出的悠揚而熱烈的吟唱。

清晨,一聲高亢激越的奇響刺破長空,天地、朋伴被牠喚醒。

到了午後,唱得更歡,宛如一場超大型的交響音樂會。

「四年地下苦功,換來一月歌唱。」這是對蟬生命的詮釋。

蟬的生命,僅有短短的一個月,但得在黑暗潮濕的地下承受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煎熬,這是何其的綿長修遠而痛苦?到了蛻殼化羽放歌而唱之時,死亡也悄悄地尾隨而至。

「知了,知了……」也許就是它們對生命的讚美和解讀。它們早已了悟歲月苦短,生命來之不易而又極其有限。所以珍惜分分秒秒,不知疲倦地鼓翅而歌,將最美的聲音獻給了夏天,訴說著生命的快樂。

同時,也烙印在了人們記憶的最深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