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 「逃」 回家 失去鍛鍊機會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人員) |2009.08.25
1046觀看次
字級

前一陣子,電子媒體報導了一名台灣國中生到英國參加暑期遊學,結果被住宿家庭的生活環境嚇壞了,幾經波折後「逃」回台灣。

孩子對寄宿家庭的指控,很可能是家庭環境太優渥、父母太過寵愛,導致到人生地不熟的環境,加上文化隔閡的衝擊,導致對寄宿家庭適應不良;當然,也可能是寄宿家庭有問題,但這名孩子換過住宿家庭後,依然適應不良,只好逃回台灣,我以為,就算是住宿家庭不好,這個孩子也太過身嬌肉貴,而且沒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旅行要趁早、趁年輕,而且最好是克難旅行,背大背包走天涯,是許多先進國家青年轉大人的一部分,這些年輕人多半在上大學前的那一年(或暑假),拿著自己存的錢,買廉價機票,三大洲五大洋的四處漂泊,住一、兩塊錢美元一晚的青年旅社,甚至就是睡在夜間快車上或車站或航廈。

克難旅行能鍛鍊年輕人意志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透過實地走訪社會底層,了解當今社會現狀,世界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就是受惠於年輕時到歐洲克難旅行的經驗,逛遍了歐洲,看遍了各種建築,立定以非建築本科生,從事建築的心志與涵養。

對鍛練孩子的氣度與能力來說,克難旅行遠比遊學好得多,只是,台灣的父母似乎太過寶貝兒女,有能力的絕對會送去高檔遊學團,以至於台灣青年在全球背包客中是少數。

事實上,歐美國家的都市生活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大都會,房租與生活費高,但完全不能和高品質畫上等號,許多人付出了大把鈔票,卻只能居住破爛的環境,然而,大家仍然蜂擁而至,不是因為想去享受好的居住品質,而是豐富的藝術、建築與文化,讓人寧願忍受物質的缺乏。

新聞報導中的孩子,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家庭有能力讓他遊學,卻沒能讓他學習面對困境時的解決辦法,就算真的是寄宿家庭不好,也可以設法適應,畢竟遊學是難得的經驗,而且出門在外就須一切克難從簡,只要心態調適,多安排一些事情做,如果能撐過,對自己的鍛鍊肯定會比逃回來要好得多。

而且,就算逃走的理由再充分,然而,長大進入職場,難道可因環境太爛就逃嗎?不願意面對困難,或沒有能力解決困難,只會嫌棄困難,失敗的還是自己,因為困難是上天給人的試煉,為的是要磨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成熟穩重的性格,選擇逃避反失去了學會生命中寶貴功課的機會,實在很可惜。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