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教育應該要能從一個比較寬廣的面向來看待孩子的學習」向來強調以人為本的台大數學系教授史英有感而發地表示,教育應把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重視孩子的思想和感受,而不能只在意外在的成績表現。
教過大學生、高中生、甚至還有小學生,一路走來的教師歷程已經長達二十五年的史英,從未拿過棍子體罰孩子。史英認為,教育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不動手打孩子」。然而,這樣的方式也讓許多人質疑不打罵孩子,真能把孩子教好嗎?
事實上,在史英看來,「不體罰的教育反而是最嚴格的教育」,不少人總誤以為不打罵就等於是放任孩子不管,其實並不然。因為對師長來說,要如何不透過打罵方式來教好孩子遠比只拿著教鞭打孩子來得更不容易;老師要多付出心力,更注重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從教育觀點而言,這反而是最嚴格的教育。
「老師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靈魂人物」史英有感而發地表示,十年教改之路走下來,教改的確踢到了鐵板,這當中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教改沒有顧及到師培教育體制的改革,忽略了要和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好好溝通,使教改的理念讓每個老師都了解。
史英強調,好老師給學生的影響是很深遠的。他以自己為例,表示影響他最大的老師就是他在讀中學時所遇到的方老師。史英說方老師是他們的班導師,儘管當時學生都面臨考大學的升學壓力,但方老師卻一再強調「懂做人比會考試更重要」,課堂上他教導每位學生建立做學問與做人的基本態度,要求大家不能打混摸魚、要行得正、坐得直。史英感性地說,儘管早已事隔多年,但方老師在中學時期所帶給他的影響,卻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
下周二登場的是北市龍門國中教師江海韻。漢聲電台「愛家總動員」節目於十點同步播出教師專訪,歡迎收聽。北部地區頻率為FM一零六點五兆赫、中部與花蓮地區為一零四點五兆赫、嘉南一零一點三兆赫、高屏與玉里地區為一零七點三兆赫、台東為一零五點三兆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