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納棺夫日記
作者:青木新門
譯者:蕭雲菁、韓蕙如、廖怡雅
出版:新雨
近來,因為大環境景氣不好,高薪工作難找,不少媒體紛紛報導推薦起「殯葬業」,大力推薦人們去賺「死人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真的因為媒體推崇殯葬業的高薪,遂動念想加入殯葬行業?不過,如果真的有心想要加入的人,我會推薦他先讀讀這本青木新門所寫的《納棺夫日記》。
青木新門,年輕時是個詩人,還開了一家小吃店,邊寫詩邊開店,看起來似乎很愜意,實際上卻是慘澹經營,青木經常和客人一起喝酒喝到爛醉,壓根忘了跟客人收錢,客人也忘了該付錢,有些人甚至從開店到結束營業八年之間沒付過半次錢。
青木這樣的經營態度,小吃店自然開不下去,結束營業後,青木負債累累,雖然當時也有人找他寫點文章,不過那點錢根本無法償還債務。
後來,因緣際會下,青木成了替死人入殮的納棺夫。一開始,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替死人入殮,可以說是邊做邊摸索,才逐漸理出一點心得。
殯葬業雖然是每個人遲早都得使用的服務業,不過,也許是一般人對死亡的焦慮恐懼與忌諱,以至於多半對殯葬業者敬而遠之,青木也不敢讓老婆和親族知道自己從在當納棺夫。
不過,就在他的工作日漸上軌道之後,叔叔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聽到他正在做的工作,還跑來把他臭罵一頓,要和他斷絕親戚關係。不多久,連老婆也知道了,知情的老婆不再願意被青木碰觸,直指他「太髒了」,要他滾開一點。
家人親族的不諒解青木不是不能理解,只是情感上依然很受傷。幸好,青木並不看輕自己的工作,反而當做一份專業努力去作,並且不斷學習相關知識,久而久之,反而讓自己成為一位看起來十分專業純熟的納棺夫,甚至開始有人指名將來要他服務。
憑藉著專業與熱忱,青木逐漸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就連原本不諒解的叔叔,也在癌末臨終前收回自己從前所說的話,重新肯定了青木的工作的價值。
職業無貴賤是老生常談了,但是身處世人所鄙棄的職業還能認真而專注的工作,不自卑不張狂者,其實並不簡單,青木新門活出了納棺夫工作該有的尊嚴與專業。或許,是因為青木認真面對死亡,從沒想過逃避,在死生之間觀眾生相,因而有此體會。
看完《納棺夫日記》的簡介,相信不少人會覺得熟悉。沒錯,《納棺夫日記》就是電影《送行者》的原型,說是原型而非原著小說,乃是《納棺夫日記》是本真人真事的紀錄,而《送行者》並非改編自《納棺夫日記》,而是取得青木新門的同意後,以納棺夫為題重新發想的全新創作。
據說《送行者》的男主角本木雅弘當初就是看了《納棺夫日記》之後,深受感動,找上青木,希望他能同意出售電影版權,但是青木遲遲不同意,雙方僵持了十多年,後來青木被本木雅弘給感動了,但他又不願意自己因電影而出名,於是雖然同意授權,但希望電影是部全新的故事。
其實,《納棺夫日記》除了紀錄青木新門擔任納棺夫期間的經歷外,還花了相當大的篇幅,探討「生死」議題,特別是從日本主要的幾個佛教流派(尤其是親鑾上人)切入,以深入淺出的筆觸,排除了深奧難解的概念,大篇幅地討論人的生與死,光與生命的關係,非常值得一讀。